日前从山西省教育厅获悉,为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山西省削减“过剩低质错位”专业,在2018年秋季学期招生中,共有232个专业不安排招生。此外,山西积极引导高校自主理性设置专业,根据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全省高校专业布点情况,提出了鼓励增设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12个产业领域相关的94个专业。
高校的专业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其科研和育人要走在业界之前。因此,部分高校完全有必要设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相关专业,但此类专业多属于“烧钱类”专业,在山西等财政尚不充盈的省区,高校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就必须裁汰一些边缘化专业,为设置新兴专业腾出空间。否则,就容易造成经费和师资的分散,影响新兴学科的建设,一旦如此,新兴产业相关的人才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事实上,很多专业确有裁汰必要。历史上,很多高校基于院校升格和排名跃升的需要,盲目扩充一些诸如新闻、法学、社会学等开设门槛较低的专业。结果,专业的滥设导致此类专业毕业生数量远高于市场需求,而多数院校往往又受限于院校和专业定位不一致,以及院系师资不足等因素,造成毕业生的专业能力相对欠缺,难以获得市场青睐,最终造成就业率持续低迷。因此,建立动态的专业裁汰机制,使院校人才培养对标市场需求已是迫在眉睫。
可能有人会认为,专业的设置不能完全迎合市场——诸如哲学等冷门学科,即便市场不需要,但依然有其学术和社会价值。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裁撤相关专业并不意味着将该专业从所有院校中取缔,不仅不会让冷门学科的发展受阻,反会促进此类学科从野蛮生长走向精细化。相关学科的教师也可以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学术研究。
山西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自主撤停“过剩低质错位”专业,可谓刀刃向内的改革。就效果而言,相关部门裁汰高校“过剩低质错位”专业,有利于将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做到人尽其才,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该措施也有利于专业类院校回归定位,深耕本领域专业,从而避免高校一股脑地朝着综合类院校发展。
但值得警惕的是,专业裁汰的依据一定要科学可靠,不能滑向“唯就业率”的泥淖,完全以就业率来论断专业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毕业生就业率事关高校经费,甚至教职工去留,在多种利益阻隔之下,往往容易注水和掺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些高校或院系以毕业证、学位证为要挟,让学生参与就业率造假,有的学生甚至因此而暂时丧失参与事业单位考试的资格。因此,在评价高校专业时,应引入毕业生就业质量等指标,用以降低就业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严查就业率造假,确保专业裁汰机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韩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