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最美的青春》来了!致敬塞罕坝人 再现“绿色传奇”

来源: 长城网综合   作者:郭红 
2018-08-03 18:20:54
分享:

  导语:由“传奇剧王”郭靖宇监制,郭靖宇、杨勇担任总编剧,巨兴茂导演,刘智扬、何雨虹等主演的《最美的青春》于2018年2月28日在北京杀青。本剧于2017年9月8日开机,辗转北京、天津、杭州、承德塞罕坝、内蒙古乌拉盖、多伦、克什克腾旗、乌丹八地取景,共拍摄162天,跨越秋、冬、春三个季节,原汁原味地还原了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的造林传奇故事。

 《最美的青春》开播发布会现场,主演再现剧中致敬环节。记者王棋摄

  深入采访老一辈造林人《最美的青春》再现塞罕坝“绿色传奇”

  《最美的青春》以几代塞罕坝造林人的真实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冯程(刘智扬饰)、覃雪梅(何雨饰)为代表的来自全国18个省市林业大中专的毕业生,与承德围场林业干部职工为骨干的369人组成开荒队伍,积极响应祖国号召的故事。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不畏恶劣的环境,无私地奉献青春与生命,与大自然勇敢抗争,建设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也创造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在创作过程中,总编剧郭靖宇、杨勇就多次与老一代塞罕坝造林人交流,了解当时造林的情况,反复研究、润色剧本,只求讲好塞罕坝的故事。

  八地取景162天拍摄跨越三季真实还原造林面貌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拍摄历时162天,跨越秋、冬、春三季,为保证最高程度还原当时的环境,剧组深入北京、天津、杭州、承德御道口、内蒙古乌拉盖、多伦、克什克腾旗、乌丹八地取景。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不仅要保质保量完成拍摄,同时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为还原六十年代塞罕坝高原荒漠的恶劣环境,剧组深入内蒙乌丹玉龙沙漠实地拍摄。漫天黄沙的侵袭,不仅是对演职人员的挑战,更是对摄制组的一次艰巨挑战。由于拍摄地点远离城区道路,设备器材需靠人力搬运,不仅如此,更有风沙不断破坏、侵扰着拍摄设备及道具。

  另外,为了真实再现50多年前大规模机械造林的场景,由于长期找不到全自动植苗机进行拍摄,剧组在老机械师傅的帮助下,重新制作了四台植苗机用于拍摄。面对如此多重的困难,摄制组从未想过妥协,只为真实还原塞罕坝造林的真实面貌,为观众重现老一代塞罕坝造林人的英勇奋斗史。

  主演为塞罕坝老一辈育林人代表献花。记者王棋摄

  重温“塞罕坝”精神 感悟年代的传奇故事

  《最美的青春》由刘智扬、何雨虹、赵恒煊、贾宏伟领衔主演,张子文、奚望、鲁佳妮等主演,高明、王奎荣、张光北、陈炜、黑子、李光复等实力演员特别出演。该剧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不畏艰苦环境、书写绿野诗篇的造林故事。这部剧通过塑造造林人这一群像,展现了一个集体携手创造奇迹的故事。塞罕坝条件极其恶劣,风沙严重、气温极低,而塞罕坝的造林人不仅要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还要遭受一次次植树失败的心理打击以及食不果腹的生命威胁。但是,他们不仅从未退缩,反而知难而进,团结一致,在失败中探索出一片林海。

  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不仅克服了众多困难与挑战,而且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拍摄。从第一代塞罕坝人的艰辛奋斗,到现在第三代塞罕坝人的拼搏发展,辽阔美丽的塞罕坝上,记录下了每一代青年的昂扬斗志,以及他们对于林海的向往,对于绿剧中,塞罕坝条件恶劣,第一代造林人甘做“风沙野人”,用自己的青春铸成“绿色屏风”。

  老一辈育林人青春的模样,是热血浇筑的诗歌,是奋斗成就的壮举,是“塞罕坝精神”的茁壮成长。

  》》新闻多一点:“塞罕坝”是怎样铸成的

  五十五载寒来暑往,河北塞罕坝林场几代务林人,在极度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工作生活环境下,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112万亩林海,如果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塞罕坝从黄沙漫漫、林木稀疏,变得绿树成荫、山清水秀。

  五十五载斗转星移,塞罕坝人一棵接一棵地把林木立在贫瘠的土壤之中,牢牢地钉在大地之上。他们植绿荒原、久久为功,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科学求实的严谨态度、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书写了这段绿色传奇。曾经一度“高、远、冷”的塞罕坝,如今变成了“绿、美、香”的“华北绿宝石”。

  著名作家魏巍为此赋诗:“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

  谁是最可爱的人?塞罕坝人当之无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初吃的苦都化为了今天的甜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是塞罕坝林场创业者们必须闯过的难关。

  1962年,原林业部从全国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了127名毕业生,和河北承德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向荒原沙地进军。9月份,从承德围场县城到塞罕坝的路上,18岁的尹桂芝坐在一辆解放牌大货车里,一想到“马上就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了”,心中非常兴奋。

  缺少粮食,大伙儿只能吃非常粗糙的全麸黑莜面。蔬菜紧缺,天气好的时候,大伙儿就挖点野菜吃。盐水泡黄豆已是塞罕坝难得的美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创业者们开荒种地,一边造林,一边种粮,自力更生。

  这里医疗卫生设施严重匮乏。由于下坝一趟时间长、成本高,早期的创业者们身体不适,通常都会“扛着”,实在扛不住了,才会坐车下坝,去近100公里外的县城就医。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不少人都患上了心脑血管病、关节炎、风湿。

  如今,荒原变绿了,风沙变小了,生活改善了。抚今追昔,塞罕坝人由衷欣慰:当初吃的苦,都化为了今天的甜。

  科学求实,愈挫愈勇,全力以赴恢复美好绿水青山

  林场建立之初,打击接踵而至。

  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1962年春天林场创业者们栽下1000亩树苗,到了秋天,成活率还不足5%。

  在缺少设备、气候恶劣的条件下,全场团结一心植绿荒原,到1976年,累计造林69万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1962年到1982年的20年中,塞罕坝人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保存率达七成,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

  自2011年开始,塞罕坝林场在土壤贫瘠的石质山地和荒丘沙地上实施攻坚造林。整地、客土回填、容器苗造林、浇水、覆土防风、覆膜保水、架设围栏……截至目前,已完成攻坚造林7万余亩。

  直面困难、愈挫愈勇的塞罕坝人,踏上了新的征程。

  忠于使命,接续传承,“华北绿宝石”越来越光彩夺目

  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绿色,始终是塞罕坝人永恒不变的追求。

  造林的接力棒,从老一辈人的手里,稳稳传递到了新一代务林人的手上。

  几代务林人的接力和传承,让绿色在塞罕坝生根蔓延,让荒漠再次成为美丽绿洲。

  在生态恢复和保护上先行一步的塞罕坝人,持续造林、护林、营林,森林面积越来越大,森林质量越来越好,生态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当地拓财源”,塞罕坝这颗“华北绿宝石”,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未来,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将为人们创造更多的生态福利、绿色福祉。

(据新华网、人民网、长城网等综合)

关键词:塞罕坝,最美的青春,林场责任编辑: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