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筑梦太行 书时代答卷——追忆时代楷模李保国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胥文燕 
2018-08-19 10:13:00
分享:

 

李保国生前照片。

  长城网8月19日讯(记者 胥文燕)他在城市里有住所,却在贫困山区一待就是35年。

  他是知识分子,却整天和农民打成一片。

  太行山的每片果园,他都能说出是谁家的;太行山的每道沟坎儿,都留有他的足迹。

  头发稀疏打着卷儿、肤色黝黑皱巴巴、笑起来憨厚,做起事儿直截了当。

  他就是李保国。被习近平总书记批示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一生情系山区 他始终保持纯正质朴的百姓情怀

  “我是农民的儿子,见不得他们过苦日子。”李保国说。

  1958年,李保国出生在太行山东麓武邑县的一个小村里,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见过了80年代百姓年均收入仅为50元的贫困日子。爱农学农,学农爱农,1978年他考入了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的他上班仅十几天就扎入太行山区,搞起山区治理,一心要带百姓脱贫致富。

  “河北的山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李保国说。

  1983年的前南峪一带多是光秃的石头山,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靠山吃不上山,百姓日子自然过得苦。“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李保国不断寻求治理之道,最终通过“双聚”(聚集土壤,聚集径流)攻克这一难题。栽苹果、种板栗,经过多年治理,前南峪林木覆盖率达90.7%,荣获“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人均收入达到万余元。

  有理想信念不难,难的是一生如一。别人说教授都是来大山里讲讲课就走,李保国一干就是35年。每年他在艰苦的农村工作200天,行程4万多公里,足迹遍布河北邢台县、内丘县、临城县、易县、平山县等太行山扶贫基地的现场。

  时时处处,李保国首先考虑的都是太行山区的人民。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们把母亲和孩子接到山区一住就是4年多;因在外地做研究,妻子两次住院手术,他只能委托同事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

  2015年12月10日傍晚,李保国一回到家就被孙子质问“你是爷爷吗?”,当年从邢台回保定,至少需要10个小时颜簸,因工作忙,家人聚少离多。

  2016年2月7日,腊月二十九,李保国和妻子从阜平县顾家台村辗转回到保定时已经是下午4时,店铺早已关门歇业。原来,这一年没大年三十,二十九就是除夕。家里什么都没有,他们只好去亲戚家过年。

  李保国手机里有近千个电话号码,“栾城杨核桃”、“宁夏苹果”、“江苏核桃”、“洛阳高核桃”,他的通讯录都是这样备注的……他手机24小时不关机,只要有人询问农业技术,他都会及时解答。

  看不下去李保国每况愈下的身体,富岗集团刘捷红劝李保国多休息会儿,得到的答复却是“事儿能等,果子它不能等。”

  2007年,李保国被诊断为重度疲劳性冠心病,就在李保国去世的前一天,还在主持项目验收会,参加果树节水灌溉研讨会。

  “活着干,死了算!”这是李保国说的话,也成了他的真实写照。一个人得有多么坚定的信仰和强大的毅力,才能做到这样呢!

李保国生前照片。

  一心科技富农 他自觉扛起知识分子的使命担当

  “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李保国说。

  1996年9月,李保国毅然奔赴受灾严重的岗底村,住进了村委会里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在与岗底村全体干部的第一次见面会上,他庄严承诺:不拿村里一分钱,用苹果产业使村民们富起来!

  为此,李保国连续9年吃住在村里,夜以继日实践钻研。为了推行苹果套袋技术,他自掏腰包买来16万个果袋,说,“套袋减了产,赔了是我的,赚了是大家的。”

  他创立了128道苹果生产工序,首次实现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如今仅靠种苹果这一项,岗底村人均年收入就有3万多元。

  手把手的教技术,李保国常说,“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现在岗底村有近200名果农获得国家果树工技能证书。”

  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却说李保国比农民还农民,一个是他穿得“土”,一个是他不说普通话,用农民的语言传授新技术。

  “孩子多的家庭负担重,如果就一个孩子,上学就业、盖房娶媳妇就省劲多了。”教农民疏花疏果,他就用果树也要实行“计划生育”来打比方。

  “应该把实验室建在田野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李保国这样说。

  2018年8月11日,中国绿岭第八届核桃节在邢台临城核桃小镇开幕。而这个小镇正是依托绿岭万亩核桃林打造的风景区。

  回到1999年,临城县凤凰岭还是乱石滩丘陵。李保国用10年时间,探索出了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期间,他亲自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引进6个核桃品种和11个山核桃品种和国内的核桃品种进行嫁接组培。在进行人工干预实验时,突降大雨,李保国用伞护住核桃新苗,自己却淋着雨。如今,邢台市荒岗丘陵区种植薄皮核桃6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绿岭”品牌享誉全国。

  30多年间,李保国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太行山区推广36项实用技术、培育16处山区开发先进典型。帮农民增收35亿元,带动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他主持完成了9部教材的编写;承担着多门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课程,全年达416学时;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数项科技进步奖和突出贡献奖;先后带过67名研究生,多数如愿考上了博士研究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靠着自己对知识技术的钻研实践,李保国带着一方百姓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大道,山里的农民们都叫他科技财神,可是这个财神从来没向农民们收取一分钱。

  他在沙河市入户辅导70余次,分文未取。他到村民家传授技术,路费都是自己出。担任着河北省核桃、苹果两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理事长,不拿一分钱工资,不持一股。就连申请发明的专利,也是走到哪儿教到哪儿。

  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是时代风貌的生动注脚。有人劝李保国,院士是一个科学家攀登的高峰,何必去干技术员的活儿?他嘿嘿笑道:“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是咱们党正在干的千秋伟业,我参与其中并能作出贡献,不比院士赖。”

  李保国是要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

8月14日,电影《李保国》回到了岗底村。不大的场地里,挤满了男女老少。 记者 胥文燕 摄

  一座时代丰碑 他永远激励华夏儿女的中国梦想

  “做产业不是只让一个人富起来、一个村富起来,而是能让一个地区富起来,一个国家富起来。”李保国虽身居太行,行走在田间地头,可心里装的从来都是一个大我,一个国家。

  8月14日,电影《李保国》回到了岗底村。不大的场地里,挤满了村里的老老少少,很多人更是排到了旁边的马路上。他们说要看看李老师。

  “李老师是我们的恩人,我们想念他。”观影过程中,岗底村村民杨群小几次落泪。

  “李老师是我的榜样,毕业后,我一定要回到家乡发展,为振兴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样出生在太行山,作为一位河北农业大学的学生,赵国清说李保国教授给她点亮了一盏明灯。

  最近,岗底村村民王海奎家的果树出了问题,他请来了河北农业大学的果树专家郭素萍。李保国去世后,这个由30多名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团队,依然活跃在太行山上,义务帮扶百姓,延续着太行山上新愚公的精神。

  而在李保国生前工作的河北农业大学,以助力脱贫为目标的122支“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正有组织地扎根基层、奉献力量。

  演员林永健在电影《李保国》中扮演了李保国的角色,他说,“这次塑造李保国在我的艺术简历上留下了浓重一笔。就凭李保国三十五年如一日在农村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这一点,我就得演,而且得演好。”

  李保国先进事迹巡讲团在全国的农林院校,教育、扶贫、科技等机关单位做了巡回报告会。李保国的事迹感动鼓舞着越来越多的人奋发作为。

  如今的太行,阳光灿烂,瓜果飘香,村里因地制宜,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村民们忙碌着,各个笑逐颜开……

  这应该就是李保国教授交给这个时代的成绩单吧!

关键词:李保国,太行山,时代楷模责任编辑:胥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