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长城评论】讨论个税,首先要克服“减税恐惧症”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杨于泽 
2018-08-28 09:09:49
分享:

  备受社会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27日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二次审议,根据有关报告,二审稿未对起征点进行修改,维持一审稿起征点调至每月5000元不变,但增加了若干税前扣除支出项。

  维持每月5000元的起征点不变,也未必就是定论,因为立法取决于诸多因素。在此前媒体的一项调查中,最多的调查对象选择了直接将起征点提至1万元。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就认为,个税起征点提升的幅度,还赶不上同期GDP增幅。他们手握表决权。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仍是有可能的。

图片来源:央视网

  一提起减税,总有人显得骇然变色、忧心忡忡,亮明某种不以为然甚至坚决反对的态度。比如一直有人呼吁给中小企业减税,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说,当前中国企业减税“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操作空间了”。他自己说,今年全国要减轻企业和纳税人负担1.1万亿,而且此前5年已经减了3万亿的负担。这实际上是打贾康的脸。多少年来他都说“企业减税已没多少空间”,但谢天谢地,国家政策没有被他的看法左右。

  在个税问题上,又有一种观点认为,提高个税起征点将使个税纳税人数大幅减少,不利于培养公民纳税意识。据财政部测算,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就业总人数中纳税人占的比重,将由过去的44%下降到15%。按照上述逻辑,国家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做法完全是错误的,因为缴纳个税的人少了,自然就是中国人的纳税意识淡漠了。

  其实中国人纳税从来就没少过,他们纳税意识淡漠可能是事实,但错不在这些纳税人。说中国“国富”,早就是一个国际国内的一项共识,也是很多人的切身感受。而根据有关研究,2014年我国居民部门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61.1%,与多数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换句话说,我国国民交税并不少,我们每天吃饭穿衣、乘车、旅行、购物,其实都在“偷偷”地缴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非要强调什么“纳税意识”,反而是有点舍本逐末了。

  我国西汉末年王莽就收过个人所得税,但今日中国的个税制度毕竟还是参照“国际惯例”移植而来,严格地讲是一个早产儿。就像据说很快就要开征的房产税,本来购房者已经在房价中预缴了几十年的各种税费,可是现在又宣布再开征一种房产税,所以有人认为房产税是重复征税。我国是一个以流转税为主的国家,个税只占全国财政收入7%左右,和美国个税占比65%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就是说,我国个税是在没有对流转税做减法的情况下开征的,个税多收少收无关大局,不太会影响到政府不差钱的现实。

  有些人患上“减税恐惧症”,一听说国家想提高个税起征点,他们就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以为天要塌下来。但是国家减税,自有其体贴国民的用心在,也自有减税的理由与底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走到哪里都不忘讲“已经没有减税的空间”,但政府一次又一次地大规模减税,到底是谁错了?2011年国家决定提高个税起征点到3000元,也是很多人担心缴个税的人从此少了,最后领导决定直接把起征点提到3500元,给了全国人民一个惊喜,也算是给“减税恐惧症”搞了一次电击疗法。

  今天减税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各国都希望通过减税刺激消费、提振经济,中国也不例外。政府这样做,首先是我国中小企业负担过重,减负本质是“放水养鱼”;其次是政府本身不差钱,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6%,远快于GDP增速。政府少收一点个税,一方面是政府不差钱、减得起,另一方面可以提振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则何乐而不为之?

  有人患上“减税恐惧症”可能是他觉得,政府多收税就可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投资保增长。其实从经济学常识看,个人消费也是投资,而且比政府投资理性多得,因而效率要高得多。不是说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吗?减收个税,本质上就是让市场来决定消费与投资,从而切实改善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杨于泽)

关键词:个税,起征点,减税恐惧症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