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转眼又是一年开学季,小鲜肉们即将带上开学装备步入大学校园,入学装备不断升级,大学生活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几代人的生活变化。即将走进“象牙塔”的学生真正需要带些什么呢?每个时代的大学生就这个共同的主题都会给出不同的回答。你是不是也想看看过去的年代里,准大学生们的行囊里到底放了哪些开学“神器”。让我们一起看看过去与现在不同的大学生活,感受不同年代的大学生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60年代
入学装备:钢笔、换洗衣服、大个的饭碗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生可算是凤毛麟角,家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就等于家里少一个人吃饭,反而减轻了负担。国家包办了很多装备,入学时学生们基本上都是轻装上阵,学习需要的一支钢笔,生活需要的换洗衣物几乎就是全部的行李。
60年代新生入学场景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今年80岁的陈老先生分享了自己半个世纪前的大学生活:
读大学的几年中,学杂费、伙食费、住宿费等等,全由国家包了,家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就等于家里少一个人吃饭,反而减轻了负担。
新生报到时,很多学生都只带一件行李,因为学校不收学杂费、不收讲义费、不收伙食住宿费,连洗澡费也不收,有的大学生在校时甚至还享受公费医疗。
当时的大学录取是推荐和考试结合,我1959年在部队成为干部,然后就被推荐去读大专,1960年到196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学院读气象专业。
当时上学跟现在是反过来的,读中学费用是要自己付,能上大学的,费用基本由国家全部承担,生活用的被褥、脸盆等,还有学习用的讲义、笔记本之类的都是由学校发,学生一般就需要自备一支学习用的钢笔,每月还会得到20多元津贴。因为我是部队干部身份,每月领工资,所以需要交12元/月的伙食费。
1962年入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朱先生则有不同回忆:
去的时候带了3件行李:一个背包,一只箱子,还有装着热水瓶、脸盆、饭碗之类的网兜。衣服里缝着两个月的生活费24元。我们寝室里有个山东同学,看来家境还不错,箱子是用很好的木头打成的。最穷的是个安徽同学,裤脚管是用各色布片接长的。
印象最深的是,大家的饭碗一个比一个大。我的饭盆能装半斤饭,最能吃的一个同学,饭盆足有小号的脸盆那么大。
70年代
入学装备:脸盆、被褥、搪瓷缸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高考刚刚恢复。新生常规入学品大多是雪花膏、暖壶、被褥和鸡蛋,手表则是极少数同学才戴得起的奢侈品。
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为10-16元,是学校根据“家庭情况”分级发放的。虽然物质匮乏,但幸福度很高,大学没有学费,且包分配。
1978年考入暨南大学的崔爱国:
当时行李箱还没普及,不少同学都拿着彩虹色的网兜去报到,网兜里必定有三件套:印有“红双喜”的搪瓷脸盆、淡黄色印有牡丹花的国民床单、磕磕碰碰露出黑色底色的搪瓷茶缸子。
印有“红双喜”的搪瓷脸盆 图片来源:新华社
淡黄色印有牡丹花的“国民床单” 图片来源:新华社
露出黑色底色的搪瓷茶缸子 图片来源:新华社
80年代
入学装备:钢笔、收音机、手表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渐渐改善,收音机也流行了起来,爱时髦的同学手腕上基本上都会戴一块表。但由于当时通讯设备仍不发达,与家人朋友的联系只能靠书信往来,所以钢笔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入学的必备。
1988年考入广西大学的莫祖胜回忆:
我那会儿迁出户口学校会发粮票,每月33斤,报到时要带些现金以备不时之需。除了迁户口外,那时还得迁粮食关系,自带一个月的粮票,因为考的是本省的大学,所以带地方粮票就行了,考到外省的同学,还要带全国粮票。大概到1993年、1994年左右粮票才取消。
1989年,杨劲松考入西北轻工业学院(现改为陕西科技大学):
那时候的生活极其简朴,入学的必备品是自己的饭盒,因为食堂没有公共的餐具。记忆里,那时候大家都很节俭,除了学习用具,没有能力购置其他物品。少数家庭条件好的,有随身听或者吉他。
食堂没有公共餐具,饭盒需要自备。图片来源:新华社
由于当时通讯仍不发达,只能靠书信往来,钢笔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入学的必备。在中山装口袋里插上一支钢笔,是那个年代的标志。图片来源:新华社
爱时髦的同学手腕上都会戴一块表。图片来源:新华社
晚上能在被窝里听收音机,那时候是件很享受的事情。图片来源:新华社
90年代
入学装备:小风扇、电暖壶、磁带录音机
见证了数码的更新换代。大学生们带的常规物品是小风扇、电暖壶、磁带录音机,奢侈品是大哥大、BP机。从免费到收费,从包分配到自己找工作,上学就有“铁饭碗”成为历史。
1996年考取兰州大学的贾晖回忆:
我们的被褥由学校统一发放,一些生活必需品在校园可以买到,带银行卡就行。我报到时还带了听英语和广播用的单放机、日记本和好几个版本的字典。
当时的年轻人流行用磁带听音乐、学习。图片来源:新华社
BP机在学生中属于奢侈品了。图片来源:新华社
21世纪
入学装备:手机、笔记本电脑、单反相机等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的经济水平迅速增长,电子产品逐渐普及。从早几年的黑白屏手机、MP3、电子词典、台式电脑等到智能手机、手提电脑、数码相机,再到这两年的iphone、ipad、单反相机等,学生们在“三大件”上的花费越来越多。
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图片来源:新华社
行李箱也从笨拙的木箱演变成了带轮子的拉杆箱。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70年代的“脸盆、被褥、搪瓷缸”,80年代的“钢笔、收音机、手表”,到新世纪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单反相机”,不同的年代大学新生们的行李有着不同的特点。行将踏入大学集体生活的00后新生们给自己准备了哪些行李,又对即将开启的大学时光有哪些憧憬?
“‘新三件’+‘老三件’开启大学生活”
武汉科技大学新生:周永航
图为周永航入学行李中的“老三件”。图片来源:人民网
近日,来自湖北随州的周永航和父母一起去商场购买了手机、平板电脑和手提电脑。除了将这“新三件”装入行囊,周永航的背包里还带上了“老三件”:日记、相册和一个旧饭盒。”
“这本日记见证了我备战高考时从挫败、失落、迷茫到坚持、振奋、成功的历程。”周永航聊起高三的日子,“那时距离高考两百天,考试成绩连续三次一落千丈,压力很大,我才写起了日记。”他说写日记像在和自己对话,在自我中找寻方向。周永航的妈妈陪着他写完了这本200天的日记,见孩子将日记本装进行囊,她鼓励孩子在大学里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能放弃,要用高考的经历警醒自己。
相册则是高中好友送给周永航的升学礼物,父母认为带着不方便,建议他留下,但他坚持要带上,“虽然手机里也有照片,但是实物照片才是有温度的。”
行李中的旧饭盒,早已经洗得不见光泽,却承载着满满的母爱。“妈妈用这个饭盒给我送了三年的饭,我对它有感情,旧的用着习惯、用着舒坦。”周永航说,“妈妈说要买个新的带上,怕这个太旧的惹同学笑话,我却觉得别人羡慕还来不及呢。”
“通过平时自然的着装传播汉服文化”
武汉大学新生:沈同学
图为沈同学入学行李中的汉服。图片来源:人民网
18岁的沈同学是上海人,从家乡到武汉大学,她的行李箱里最特别的当属她整整齐齐叠好的几摞汉服。
“别的没什么好看的啦,大件儿已经被我收进柜子里了,给你看这个!”沈同学打开行李箱,展示着自己已放好的四五件汉服,有轻薄的襦裙,也有秋冬的长袄。她告诉记者,这样可以照顾到很大温度范围内的着装需求了。“我希望通过平时自然的着装来传播汉服文化,让周围的人发现汉服并不都是影视剧中的浮夸样式,汉服也是可以贴近现代人生活的。”
除了汉服,沈同学还带了很多时装。她说,自己高中就开始接触汉服文化,日常也会把他们拿出来穿,例如明制立领衫就可以和时装混搭,并不会显得突兀。
“要和新舍友一起分享家乡的味道”
青海大学新生:姜国栋
图为姜国栋的入学行李。图片来源:人民网
考入了青海大学,成就了山东青岛小伙姜国栋的第一次远行。从渤海之滨到海拔两千多米的青藏高原,要辗转29个小时的火车,父母亲不放心,陪着姜国栋一起来了学校。
离正式开学还有四天,早到的姜国栋成了宿舍里的第一位主人。打开行李箱,满满当当装着的都是家乡特产、常备药品。这些来自海边的特产是姜国栋准备送给舍友的见面礼,他说“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海边的味道”。
“虽然来青海上大学路途很遥远,但是这里发展的空间更大。”一到学校,热爱运动的姜国栋就迫不及待地到体育场和图书馆转了一圈。他说,在大学里要改掉自己懒散的习惯,在体育场锻炼好身体,在图书馆丰富学识,成为有用之才。
“带着妈妈亲手做的小棉被去上学”
河北金融学院新生:孙朵
图为孙朵的入学行李。图片来源:人民网
“首先带上妈妈亲手为我做的小棉被,其次就是录取通知书和团员证了。衣服、鞋子都已经收拾好,就等着开学了。”
河北邢台的孙朵被省内学校河北金融学院录取,家距学校只有200多公里,因此父母准备开车送她去学校。
“虽然我已经在网上查阅了无数次学校的图片,但我仍对大学的‘模样’充满憧憬,更期待能拥有性格活泼的小伙伴、知识渊博的老师及和蔼可亲的辅导员。”孙朵说,还希望能加入一个有趣的社团,来丰富大学生活。
“希望‘老友’公仔陪伴我的大学生活”
惠州学院新生:黄秋萍
图为黄秋萍的入学行李。图片来源:人民网
打开黄秋萍的行李箱,一只大大的公仔牢牢地“霸占”了箱子的一角。黄秋萍介绍说,“这只公仔陪伴我渡过了高中时期,希望未来在大学,依旧有它陪在我身边。”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黄秋萍对大学既期待又忐忑。 “就像毕淑敏所说,‘别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因此,我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定下一个目标——努力学习,快乐生活。”
除了确定目标,黄秋萍还对大学社团心生向往。“乒乓球一直是我热爱的体育运动,这几天举行的雅加达亚运会、国际乒联巡回赛,更是燃起了我对乒乓的喜爱。同时,我也想加入书法社,通过书法来修心养性。”
“准备入学行李就像小型搬家”
中国计量大学新生:陈博
图为陈博的入学行李。图片来源:人民网
“乘坐火车需要20个小时,所以我选择了卧铺。”石家庄姑娘陈博考上了中国计量大学,学校地处杭州,距家1200公里。“爸妈不放心我一个人出远门,他们会陪我一块去,我们提前到杭州,正好可以玩儿几天。”陈博开心地说道。
这几天陈博在家准备要带的行李,电脑、衣服、棉被、化妆品,一样都不能少,越准备越多,生怕有遗落。“就像小型搬家。”陈博如此形容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远途。
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陈博充满期待,“大学里比较期待加入辩论社,因为我喜欢人与人之间思想碰撞的感觉,还能锻炼一下我的口才。另外如果有街舞社团的话,我也想挑战下自己。”
“承载父母心意的礼物必须带去学校”
中国环境学院新生:王彬杰
图为王彬杰入学行李中的数码产品。图片来源:人民网
王彬杰开学报到带了一个24寸的行李箱,里面只有衣服和一双鞋。“因为报到前去旅游,带上箱子就太重了,所以行李箱还在家,没寄过来呢。我随身还有个包,里面有各种数码产品。”,这些数码产品有特殊意义,是成人礼物外加高考完父母送的奖品,必须带到学校。
说起大学生活,王彬杰唯一担心的就是可能喝不惯当地的水,“我自己准备了六安瓜片,用来泡茶喝。”未来,王彬杰想在大学多看看书,写写读书笔记,希望尽量不挂科,努力争取奖学金。“我想要自己在大学生活中自由些,并且学会与孤独相处。”
这些不同年代的“入学装备”是否勾起了你的记忆?伴随着又一个开学季的到来,准备踏入校门的你请收藏你的珍贵体验,他日都将成为你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