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聚焦农村垃圾治理】环境“体面”乡村美 衡水市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有效治理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梅胜 张千 常虹 孙红军 
2018-09-01 23:26:00
分享:

  长城网衡水讯 (记者 张梅胜 张千 常虹 通讯员 孙红军)   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衡水部分农村垃圾数量与日俱增,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垃圾围村”现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农民的强烈诉求。

  

滨湖新区彭杜乡徐家南田。记者 张千 摄

  集中整治,清理积存垃圾

  从衡水主城出发,沿着东湖大道往南驱车约20分钟,“盐河小镇”——徐家南田村的标牌便映入眼帘。

  和以前不同,时值夏季这里闻不到一点异味,街巷整洁,绿树掩映,清风徐来,景美气清。

  “驴粪蛋子上霜——面光。”说起过去的环境,徐家南田村支部书记徐红岩直摇头,“不少村民的房子修得漂漂亮亮,却不注意卫生,垃圾随手扔、随处扔,就为了图方便。”

  由于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淡薄,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柴草秸秆随意乱垛,村庄内外、道路两侧、沟渠坑塘等地暴露垃圾比比皆是,仅靠保洁人员难以清理。2017年底开始,在滨湖新区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制定方案,并成立了衡水滨湖新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趁着这股热乎劲儿,徐家南田村发起了大扫除,把存量垃圾清扫一空。同时,村里还给村民的房屋刷上了白漆。以往村里随处可见的旧砖破瓦得到了集中清理,柴草垛也通过多种方式被“消化”了,整个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宣传、制定村约等方式,现在大家伙的保护环境卫生意识都提高了。”徐红岩说。

彭杜乡徐家南田街道整洁。记者 常虹 摄

  创新模式,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滨湖新区村容村貌大变样了,但整治环境的脚步并没有停下。

  “要把这种干净保持下去,得引导村民从根本上改变卫生习惯,用市场化手段来推动工作。”滨湖新区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刘东来说。

  该区汲取其他县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实际,形成了“购买社会服务,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思路,与保洁物业公司签订了保洁服务合同,建立了“户分类、保洁人员收集、环卫部门运输、集中处理”的垃圾清运模式,实现了“环卫保洁全区覆盖、垃圾收运全程集中,垃圾处理全区统一”的城乡环卫工作新格局。

  “到目前,全区72个村中,已有69个村庄环卫工作纳入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肖庄、赵杜、李开因列入棚户区改造范围并完成拆迁,另行制定了生活垃圾处置方案。”刘东来说。

  为满足城乡一体化环卫工作的垃圾处理能力,滨湖新区对魏屯镇、园博园原有的垃圾压缩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并重新投入使用,新购置垃圾清运车5台,订制配套垃圾收集箱300个。目前,该区共运行垃圾压缩站3个、压缩车4台、洗扫车3台、洒水车2台、垃圾清运车14台,已投放垃圾收集箱224个,其中村庄投放180个,主城区范围投放44个,基本保证新区生活垃圾的处理需要。

环卫监督公示牌。记者 张千 摄 

  走在宋南田村,街道洁净了,房屋墙壁粉刷了,在村委会旁的墙上,记者看到一张写有片区负责人、保洁员及监督电话等信息的环卫监督公示牌格外醒目。“俺们村环境卫生好了,大家伙也不随便扔垃圾了,素质真是有了大变化。”村环境卫生负责人李所东感慨道,“每天早上,我一吆喝,大家伙就会把垃圾成袋,放在自家门口,保洁员就挨家挨户的把垃圾清理走。既方便了大家又节省了我们的时间。”

  据了解,该区共安排保洁人员343人,基本满足每百户1名保洁员的要求,并根据街道、路段落实责任、分组管理,按路段、户数规定保洁员责任范围,制做了环卫监督公示牌,方便群众监督。

  目前,滨湖新区已清理垃圾总量约为7900吨,出动垃圾清运车300余次,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压缩清运至冀州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基本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理。

衡水湖北堤环境优美。记者 张千 摄

  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衡水市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行动,全力打造整洁的美丽家园。行动的实施范围是全市所有村庄及周边区域、铁路公路沿线、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道沟渠、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

  行动中,衡水市以治脏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对村庄和道路沿线的卫生死角进行了全面整治,彻底清理农村积存垃圾。严禁在河道(沟渠、湖泊)管理范围内掩埋垃圾,避免产生垃圾“搬家”和二次污染。同时,对清理后的区域及时进行了绿化美化硬化工作,重点推进了村旁、屋旁、路旁、水旁和沟渠边角坡地的植树绿化,应绿尽绿,着力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田园风光。为进一步巩固“双违”治理成果,该市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私搭乱建、农村集贸市场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重难点现象,加大打击力度,对新增违建“零容忍”。

  记者在8月29日召开的全市农村垃圾集中清理工作调度会议上了解到,衡水市农村垃圾集中清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地认真组织排查,建立工作台账,消除了大量积存的生活垃圾。

  截至7月底,全市13个县市区共计4922个村已全部完成垃圾清理工作,共清理历史积存垃圾118万余立方米,完成清理率100%。各县市区配建垃圾运转站62座,保洁人员12000余人,达到日产日清村庄4686个,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一些村庄“旧貌换新颜”。

  。

关键词:环境,乡村美,衡水,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责任编辑:王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