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9月6日讯(徐清明 才凯华 崔永国)这里是感动世界,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中国塞罕坝林场所在地;
这里是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发源地;
这里是吸引全球目光,精美绝伦、如诗如画的“国家一号风景大道”起始地。
这就是京津冀生态最优、河北省面积最大、承德市人口最多的县——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近年来,围场立足气候、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突出“从田间到餐桌”多环节监控,列入首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总结出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
绿色发展不动摇。按照生态、绿色、有机、安全的发展方向,对全县农业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共规划建设了木兰皇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等“七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突出“绿色、低碳、循环、生态”的理念,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投入品,严格管控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清洁生产、节水灌溉、精准管控、循环利用等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环境协调能力,引领生态农业向品质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智慧农业、功能农业迈进。该县先后荣获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全国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马铃薯之乡等殊荣。全县“三品一标”基地认证面积达到65万亩,54个产品通过有机认证,有机产品年产量3万多吨,产值超过2亿元。围场马铃薯和胡萝卜分别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安全意识不放松。该县把源头监管作为重中之重,突出绿色、安全、优质导向,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扎实推进质量兴农战略。一是完善工作制度。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主管县长任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各乡镇工作职责、目标重点和推进步骤,保证工作进展协调统一。二是严格督导考核。县政府将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综合绩效考核,签订《目标责任书》,分时分段进行督促检查,对有问题的及时通报整改,并根据全年的落实情况,年底进行综合考核评比。三是加大抽检力度。以县农产品质检站为核心,以11个区域站速测室为延伸,构建起覆盖全县458个规模种养基地和屠宰企业的农产品检测体系,保障了抽检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准确性。四是加强投入品监管。健全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告知承诺制度,规范行业秩序,提高自律意识,定期开展农资打假、暑期检查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五是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依托产业技术服务专家团队,引进推广监管工作先进技术和模式,建立350名农村信息员、80位市场信息员为重要力量的基层监管服务队伍。
经费保障不减弱。一是县财政每年列入预算的农产品安全监管经费都在300万元以上,且逐年递增,保证工作扎实开展。二是投资180万元,对11个乡镇监管站和农业执法中队充实检测执法设备和车辆,保证工作有序开展。三是整合涉农资金5亿元,优先向现代农业园区、科技示范园区、标准化示范基地倾斜,保证规模种养基地的质量安全。四是确定30家企业为追溯试点企业,推行追溯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开展自检等措施,完善农产品准出制度,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