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王汝霖:华北制药就像我的第二故乡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健 李倩 刘学民 
2018-09-12 14:04:08
分享:

  长城网9月12日讯(张健 李倩 刘学民)王汝霖,1929年6月生,辽宁省新金县大谭乡人。1954年毕业于沈阳东北药学院,同年被分配到北京华药筹备处,后在上海第三制药厂实习。1957年5月到华北制药厂,历任车间副主任、调度室副主任、生产技术科副科长、“五五”挖潜改造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副总工程师、副厂长。1981年,任华药第五任厂长,着力推行现代化管理,落实厂长负责制,其在位七年华药步入“创优期”。1989年离休,现定居于珠海。

  1954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毕业生,王汝霖被分配到华北制药厂。“当得知华北制药是国家‘一五’计划的156项重点项目,我心里特别高兴,但压力也很大!”王汝霖回忆,解放之初的中国缺医少药,20万单位的小瓶青霉素相当于一条小黄金。当时他暗下决心:要尽其一生的努力为祖国医药事业做出贡献,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报到后,王汝霖被派往当时我国唯一生产青霉素的厂家——上海第三制药厂青霉素车间实习,两年后,又到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学习了链霉素生产技术。1957年5月,他真正踏进了华北制药的大门。

王汝霖。刘学民 摄

  因势而谋 化解“马鞍”低谷

  1957年华药正值试车阶段,进厂后的王汝霖被分配到链霉素发酵车间任副主任,试车投产后各项生产技术指标虽然很快达到了设计水平,但发酵单位低,质量仅能达到《中国药典》当时的水平。可提高产品质量,对于“蹒跚学步”的华药来说,谈何容易!车间全体职工几经选育菌种、调整配方,完善和改进工艺条件、设备,使各项技术指标逐年上升,产量突飞增长,产品质量也达到了国内外行业要求。在随后二十年的工作中,他先后任调度室副主任、生产技术科副科长、“五五”挖潜改造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厂副总工程师、副厂长,从车间管理到全厂统筹能力在积累中不断加强完善。

  80年代初,我国改革春风浩荡前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党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此时的华药,却因动力不平衡、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适应市场变革,处在“马鞍型”低潮期。1981年2月,王汝霖接任华北制药厂第五任厂长。

  走马上任的王汝霖深知:企业发展必须跟上市场步伐,但变革就会有风险。他凭着多年积累的技术技能和组织生产经验,果断决定从调整产品结构入手,扩大短线产品生产能力,发挥分包装优势,从青、链霉制剂中增加利润3119万元。使产品产量和利润有了大幅提升,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虽然企业稍有起色,但要长远发展必须靠过硬的职工队伍和过硬的产品。”王汝霖在为华药解除燃眉之急的同时,也坚守着最初的信念:为祖国医药事业腾飞尽力,为提高华药职工生活水平尽责。

王汝霖。刘学民 摄

  应势而动 全面推行现代化管理

  1980年,一次机缘巧合为王汝霖点击了企业发展的“快进键”。与改革开放同步,全面质量管理引入我国,王汝霖的妻子李蒸作为厂代表参加了学习。随后全厂掀起了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的热潮,短短两个月全厂培训覆盖率超过90%。“每位中高层管理者都要学习,学习绝不是走形式,是要真理解、真弄懂。”曾担任过教育员的张建国回忆说:“现在很多公司管理人员的质量理念都是那时打下的基础。”全面质量管理不仅加强了领导和管理者的质量意识,更让生产、研发、销售员工认识到从操作质量到服务质量的重要性,提高了华药的整体质量水平。

  从中得到启发的王汝霖,着眼企业实际需要,也筹划起一盘更全面、更周密的棋局。

  “保证产品质量,离不开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更需要每位职工的精准操作。”他组织确定了着眼于管理的宏观,立足于企业素质,追求高质量保证体系,向素质要效益,以活力求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

  谈到现代化管理方法,王汝霖仔细讲解起经过多年摸索实践的宝贵经验:这是一个完整的管理模式,是以三个规范即GLP(药品开发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供应服务管理规范)为基础,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以教育培训为起点、以方针目标管理为主干线、以经济责任制(“四创”“三岗”)做考评,以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合理化建议、QC小组活动、技术双革作为两个“加油站”,推动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两个“轮子”同时前进的综合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党政工团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将不同内容“揉”进模式中进行循环,使企业年年上台阶,阶阶有进步,步步有发展,奠定了行业中质量和管理二个方面的相对优势,也让华药囊括了当时所有国家级奖励:1982年华药荣获省质量管理奖;1983年获得企业全面整顿验收一次合格,并荣获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全优企业奖;1984年成为全国经济效益成果显著单位;1985年荣获全国企业整顿先进单位和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1986年荣获国家设备管理企业优秀奖、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奖……

  现代化管理法实施几年间,华药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显著增长,较任职前工业总产值增长87%,抗生素总产量增长44%,利税增长73%,抗生素的36项主要技术指标中25项居国内第一,7项第二,领先率88.9%。

  “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满足市场需求的产量,大大发展了祖国的医药事业,也为解除广大患者的病痛做出了贡献。”王汝霖欣慰地说。

  顺势而为 实施厂长负责制

  1984年,河北省开始实施厂长负责制,华药作为首个试点单位率先推进。没有前车之鉴、没有经验可循,能否成功不仅关乎华药发展,更关系到河北省企业的发展方向。王汝霖顺势而为,强力推行“四创”“三岗”管理法,把包括党政工团在内的年度指标作为方针目标,逐级分解到分厂、车间、班组,再通过“上岗、在岗、下岗”的三岗管理法,将任务指标落实到每位职工身上,结合“创文明车间、文明科室、文明班组、文明个人”的四创评选活动,激发大家热情、调动干劲。“‘四创’和‘三岗’管理法,做到日清月结,与经济挂钩,让每位职工有目标、有竞争、有奖励、有干劲,大家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很高涨。”王汝霖说。领导体制转换的有效过渡,使华北制药厂连年成为双文明单位,王汝霖以其突出的业绩被推为石家庄市劳动模范后,于1987年订立了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承包经营责任状,带领职工通过节劳挖潜、大打青霉素“翻身仗”和各种双增双节途径,使企业利润总额第一次突破两亿关。王汝霖的七年在任期,也成为了华北制药厂突飞猛进的创优高产期。

  1989年,王汝霖退休,离开了工作35年的华北制药厂,“华北制药就像我的第二故乡,我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奉献给了华药。”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王汝霖当年推行的全面质量管理,已成为华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近些年,华药每年的主题质量轮训已作为常态,让职工们的质量意识根深蒂固、与时俱进,“华药质量”也早已成为业界佳话。

关键词:王汝霖,华药责任编辑:王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