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长城评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不能“裸奔”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郭慧岩 
2018-09-23 08:50:08
分享:

  ——聚焦2018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河北活动 长城网系列评论之七

     9月23日,是个人信息保护日。虽然个人信息保护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仍然属于高发案件。

  2016年8月,山东女生徐玉玉因电信诈骗不幸离世的新闻,令不少人扼腕唏嘘。诈骗分子精准获取了徐玉玉将有一笔助学金的信息,也准确知道徐玉玉家人的状况,骗取了徐玉玉的信任,最终造成了惨剧。

  还有日前发生的,江苏常州大学怀德学院2000多名大学生信息疑被多家企业盗用,企业涉及省内多地,信息疑被企业用于偷逃税款。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我们来到了“大数据时代”。网络交流、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等,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一切便利。然而,我们在网上网下也遗留了海量的个人信息印迹,这些个人信息一旦被恶意收集、整理乃至泄露,将造成灾难性后果。

  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更加让人忧虑的是,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些黑色产业眼中的“唐僧肉”,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等信息被当做商品一样买卖,人们仿佛成了一个个“透明人”,现在几乎每个人或多多少都接到过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等。

  在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网络安全法执法检查中,就发现了不少个人信息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执法检查报告提到,有的互联网公司和公共服务部门存储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但数据库的安防技术严重滞后,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和盗用;一些单位内控制度不完善或不落实,少数“内鬼”为牟取不法利益铤而走险,致使用户信息大批量泄露;有些地区甚至形成了利用网络非法采集、窃取、贩卖和利用用户信息的黑色产业链。

  此外,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仅为450多亿元,而黑灰产业早已达千亿元规模。

  目前,虽然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刑法、民法总则等均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护规则以及侵害个人信息的处罚作出了规定。但比较零散,难以形成严密的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网,这就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这意味着如果我国不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步伐,将会带来公民对个人信息安顾问全缺乏信心、互联网公司收集不到有效信息、社会公信难以形成等问题。

  值得期待的是,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提请的审议法律草案中,将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其中。这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法律,符合人们期待,或将对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盗取和非法使用等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在“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权的地位日益突显。这就需要国家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打击力度。个人要重视网络信息安全,提高防范意识。多管齐下,为缺乏隐私保护的“透明人”穿上保护衣。(郭慧岩)

关键词: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日,隐私责任编辑: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