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10个5A级旅游景区全年对落地昌北机场的国际游客提供免票优惠的新闻引发关注。
实际上,针对景区门票“因人而异”的问题,原国家计委早在《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游览参观点不得区别中外游客、本地外地游客设置两种门票价格。然而,记者采访得知,监管部门的禁令下达快20年了,景区票价“因人而异”的现象并没有销声匿迹。(《法制日报》9月27日)
来源视觉中国
一票两价的现象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当下现实的因素。除了新建园区,大多数旅游景点都有一定的历史,而景区收门票,也不过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农耕文明时代,名山大川会向到访的游人墨客敞开怀抱,而对当地人而言,这些风景是祖先至此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珍宝,向外人收门票尚可,怎么有理由跟自己人要钱呢?
但现代旅游经济模式改变了这一切。尤其是旅游景区规范化和区域统一管理后,是否收门票则不是一个传统问题,而是一个现实利益问题。尤其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当地的景区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降低门票乃至免收门票,有可能带来经济损失。因而,景区收门票无可厚非,只是不应超额收取,适度设置门票标准更好。
至于优惠当地人,则有现实的考虑:其一,如上所述,有“自家人”的传统心理因素。其二,这也方便本地人进入景区参观、休闲。尤其在一些面积大、管理困难的山区景区里,想拿门票来“防止”本地人进入,其实也未必有什么好的效果,本地人比景区管理者、导游还熟悉各种“隐蔽入口”的现象并不少见。
基于上述因素,改变一票两价的现状并不容易。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在尊重既定事实的前提下,分步骤、有序地进行改进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景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还要打掉附着在景区票价问题上的利益链条,一些针对本地保护主义的行为,其背后未必没有更多的利益勾连。
如果真的想给予本地居民更多实惠,景区不妨通过更公平合理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比如,推出本地景区门票优惠年票,这就方便本地人多次进入景区,但单独进入某景区,若不使用年票,还是要按原价购票。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多方的双赢,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外地游客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门票经济的公平与尊严。
须知,一个景区也好,一个城市的旅游经济也罢,门票收入只是其中一部分,旅游服务配套措施能否做到位,更能决定其长远发展和口碑情况。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区采用“全域旅游”的模式,甚至如杭州西湖景区不设围墙,景区主体部分完全向游客公开。这样做不仅没有给当地带来经济损失,反而活跃了旅游经济,促进周边餐饮、住宿等各类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或许,一些景区真的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些,尊重游客和消费者的意见,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实惠。(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