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觉镇黄连沟村村民在石家庄市园林局驻村工作队帮扶建设的花圃大棚内工作。孙焕娣 摄
长城网讯(记者孙晋康 贾芳 吴新光 )秋日的太行山五彩斑斓,浩渺的柏坡湖波光粼粼。
望着农家饭店、农家小院新挂上的古色古香的招牌,西柏坡村老党员闫青海百感交集:“现在的西柏坡村变得更美了,游客来得更多了,老乡们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听到外村人说‘你们村现在变得可好嘞’,俺们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从此,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再次指出全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叮嘱平山干部群众“带头坚持‘两个务必’,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5年来,平山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一场新的“赶考”,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坚决兑现如期脱贫的庄严承诺,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9月29日,省政府发出通知,批准平山县等25个县(市、区)脱贫出列!
小觉镇黄连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崔冬花在装运鲜花。孙焕娣 摄
产业扶贫全覆盖 户户脱贫有项目
9月28日,记者来到平山县下槐镇南文都村,村口一池荷塘,鱼翔浅底,景色宜人。
村民范花书向记者念叨起了现在的幸福生活:家门口修了荷花池塘,村里路修好了,铺设了下水管道,家里盖了新房子,还建了水冲厕所。
范花书一家五口人,以前守着3亩薄田,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现在流转了两亩地,每年租金1800元,还加入了柏胜农业合作社,每年分红750元。俺和老伴现在都在葡萄园里打工,一年下来能挣4万多呢!”
今日南文都村。范美平 摄
平山县是集老区、库区、山区、贫困区“四区合一”的特殊县份,针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县情实际,创新实施了“农业园区+扶贫”模式,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赚租金、扶贫资金入股园区获股金、入园打工挣薪金。
柏坡文都·赢谷现代农业旅游园区项目的启动,开创了村企合作扶贫的新模式。目前,园区已栽植苹果树370亩近15500株、樱桃20余亩近千株、葡萄300余亩。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带动文都河流域3个村庄1500人发展生态旅游和农家乐,辐射周边25个贫困村,带动450个贫困户893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100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平山县坚持将“旅游+扶贫”作为有力抓手,引导支持白鹿温泉旅游度假公司在做大做强红崖谷景区的同时,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温塘镇大米峪村贫困户齐光辉,在景区内经营纪念品、小礼品店铺,月均收入达5000元左右,实现了稳定脱贫、持续增收。此外,景区周边群众还自发发展起农家乐、采摘园、家庭旅馆等,实现了足不出户当老板……
乡村旅游+扶贫、生态产业+扶贫、特色种养+扶贫、光伏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平山县探索建立了“大产业覆盖、小产业带动、点对点帮扶”产业扶贫新机制。产业扶贫,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了“输血”脱贫到“造血”脱贫。目前,全县260个贫困村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
苏家庄乡上东峪村贫困村民靠加工针织饰品实现脱贫。 王林红 摄
合力攻坚 不脱贫不收兵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平山县甩掉贫困帽子,离不开各级驻村工作队的全力帮扶。
2016年2月26日,西柏坡纪念馆办公室主任于海龙来到平山县岗南镇武家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经过入户走访、深入思考,于海龙意识到,贫困群众要想致富,必须以合作社为平台,带动集体经济增收。他紧锣密鼓操持成立了“平山县众创农业专业合作社”,第一件事就是帮助贫困户推销“诚信鸡蛋”,每个笨鸡蛋上盖一个名戳,可追溯是否是笨鸡蛋、过期蛋。在打响品牌后,合作社与一家科技公司订立了鸡蛋供销合作协议,开通了长期网上销售渠道。
此后,花生油、红薯粉条一场场品牌战打下来,该村的农副产品闯出了名堂,找到了销路。在于海龙的牵线搭桥下,合作社与周边一家醋厂合作生产新产品芝麻香醋,特别受欢迎,一个月的物流量就是二三百箱,并且卖到了北京革命老区特产专卖店。此外,合作社还注册了武家庄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武西源”。
“俺们已经整村脱贫啦,第一书记于海龙功不可没!”武家庄村养殖户谢正兵,和记者唠起了致富经:村里的贫困户靠一对一定向养殖土猪,找到了致富门路,他今年养猪的收入至少也有1万元。
石家庄市工商联秘书长、驻南文都村第一书记张端树,在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同时,探索出一条拓宽村集体收入的新渠道。按原计划,2018年初他将返回单位,面对村民联名写的挽留信,他决定继续留下来。
……
在泓润园区打工的村民在“百果园”给热带水果剪枝。闫鹏飞 摄
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平山县把最好的干部安排到脱贫攻坚一线,不脱贫不收兵。该县结合“三带三情”(带着真情教育干部、带着亲情服务群众、带着激情干好工作)下访解难专项活动,选派546名优秀干部驻村,连同省、市驻村工作队,对260个贫困村和35个面上贫困村实现“全覆盖、无缝隙、绣花式”精准帮扶;抽调23名业务熟练的年轻干部,作为县级政策明白人派驻23个乡镇,全程跟进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有效保障了政策落实不走样、不变形。
小觉镇清水村贫困户梁翠云在无土栽培的有机蔬菜大棚内劳动。孙焕娣 摄
下好“精准”棋 确保扶贫路上不落一人
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就是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久久为功,接续发力!”县委书记李旭阳话语铿锵。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精准识别、精准施策是关键。
平山县委书记李旭阳(右)到贫困户家中走访。 平山县委宣传部 供图
“我们建立了脱贫攻坚信息动态管理平台,逐户甄别,逐户分析致贫原因,然后精准施策。”平山县扶贫办主任秘书明介绍,对2049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产业扶持和就业扶贫;对723名贫困家庭学生,全面落实“三免一助”政策;对14159名山区宜林区域贫困人口,通过实施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和护林员就业帮扶带动;对19636名农村低保、五保和特殊困难人群,实行政策兜底、残疾补助和子女赡养等精准保障;对2182名因病致贫人口,实行医疗救助脱贫;对247名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区域人口和3983户住房困难群众,实施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帮扶。
前瞻未来,继续巩固发展脱贫成果依然任重道远。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造100个特色田园乡村,既能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原汁原味感受农耕文化,又能体验标准化、规范化服务,使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本,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李旭阳表示,今后,平山将继续加大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的力度,向全面小康目标进发,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