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10时08分,重庆万州区长江二桥上一辆公交车与一辆轿车相撞后冲破护栏坠入长江。目前,车辆已经确认沉入江底,公安、交通、海事等部门正在现场全力施救,已经有两名遇难者遗体被打捞出水。
不过,这一车祸随着报道的展开一度形成了对女司机的指责甚至攻击。事故发生后,有媒体报道,万州区应急办透露,事故系公交车避让一辆逆行的小轿车所致。小轿车为一女司机驾驶,而且现场照片显示女司机穿的是高跟鞋。但随后重庆市公安局发布的警情通报称,“经初步事故现场调查,系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这说明,此次事故的责任并不在女司机,但是,为何又形成了汹涌而至的对女司机的声讨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现实的因素,又有历史的渊源,还有不容忽视的两性差异原因。实际上,根据中外交通事故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女性驾车反而更安全,但无论是男女,都有可能因小事和细节而酿成天大事故。
事故之后的初始通报车祸原因有误当然是人们指责女司机的诱因,但是随后的一些细节披露又强化了对女司机的误解。例如,女司机穿的是高跟鞋,照片显示的确如此,这一点当然不利于女司机,也不能不说是驾车的一大缺陷和安全隐患,并且是一种违法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四十九条第(二)项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或者驾驶人不得赤脚、穿拖鞋或者穿4厘米以上高跟鞋驾驶机动车,违反者扣除2分并处以罚款50元。显然,即便大巴掉入江中的原因不在于女司机,但穿高跟鞋驾车也是不容许的。即便此次没有造成事故,说不定下一次就可能成为事故的诱因。然而,这一点正如开车打手机一样,已经被全社会熟视无睹,如果不引起重视或严格执法,未来的事故将会更多。
一个更有意思的对比是,公交车司机冉某是42岁的男性司机,在1994年10月1日领取驾照,已有24年驾龄。小轿车司机邝某娟36岁,在2012年12月25日取得驾照,驾龄还不到6年。
两相比较,人们当然趋于认为老司机和男司机的技术更好,不容易出事;新司机和女司机的技术相对差一些,更容易出事。建立在这样的心理积淀上,再加上此前的误报信息,也就引发了对女司机的声讨。
不过,疏理世界各国的交通安全事故成因,性别差异当然是一个因素,但通过大数据对比和科学分析,女性驾车反而比男性驾车更安全。
对国内交通事故死亡原因的统计分析表明,每死亡3人,有2人是因为违章驾驶。违章驾驶的主要原因按在事故中的责任大小依次是,超车、超速、超载或超重(三超)、酒后驾车、闯红灯、不礼貌驾车(开斗气车)、不系安全带等。
基于这些证据的大数据分析又表明,男性的违章驾驶明显多于女性,因此男性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和死伤率更高。
以超车为例,男性司机超车远远多于女性司机,平均而言,男性喜欢超车的人约为70%,女性约为30%。女司机不愿意超车的原因当然在于两性差异。女性的雌激素浓度较高,天生具有温柔、保守和被动的一面,担心出事,所以不会轻而易举地采取刺激性和挑衅行为,主动超车较少。相反,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是男性逞能的祸根,在超车的同时心理也得到极大满足。
尽管女性也有酒后驾车与闯红灯,但这两项似乎天生就是男性的专利,所以在这两种诱因导致事故上,男性驾车的车祸最多。比较而言,女性喝酒的较少,而且在社会文化方面饮酒是男性的主要行为方式而非女性的主要行为方式。尽管现代社会女性饮酒和抽烟已经较多,但比较起来还是男性占大多数,中国男性的饮酒率48%,女性是16%,前者是后者三倍。因此,男性酒后开车最多,女性酒后开车较少。即便是交通安全法执行得相当严格的瑞典,酒后驾车出事致人死亡的,94%是男性司机。
同样,不礼貌行车(国内也称开斗气车)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不礼貌行车指的是,故意别他人的车、抢道、不让行、故意鸣笛、不让行人、指责他人技术差、路怒等。国内外的统计表明,不礼貌行车的男性为65%,女性为30%。同样由于雌激素的作用,女性具有温柔和保守的特性,不会轻易做出挑衅行为,在这些方面,女性是天生的安全驾驶者,在开车中不会轻易抢道、不让行、故意鸣笛等。
由于体内雄性激素和肾上腺素浓度高,常常使男性处于一种愤怒的状态,具有天生的进攻性和侵犯性。在路上一遇小事(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是如此)会以为全是对方的错,对方应当、应该、必须让自己,把所有责任全部归咎于对方,指责、批评、贬低对方。结果是,在驾车中充满愤怒,甚至咆哮,要把吃的亏找回来。比如认为对方没有让自己先行,就故意去别对方。如果对方也是男性司机,双方的敌意和攻击性便如烈火干柴,一点就着,失去理性后行为也失控,车祸的发生也毫不奇怪。
种种因素都表明,即便女性容易分心,如驾车时会化妆、照镜子,同时喜欢打手机与人聊天,以及习惯了穿高跟鞋驾车,正如重庆车祸中的女司机穿高跟鞋,但女性驾车和安全系数显然比男性高。无论男女,都有各自的盲点和缺陷,但在驾车方面,男性的短板和缺陷更多,显然更应纳入社会关注的热点和交通管理的细节。(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