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河北查处非法医疗美容案件302起,怎样才是“美容”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 长城网综合   作者:王迪 
2018-11-22 17:46:57
分享:

      11月20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卫生监督在行动”新闻发布会——目前,全省共有医疗机构8.5万家,医护人员50万人,为做好对这些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医疗行为,河北省卫生健康委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切实加大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力度,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主要内容

  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监督检查。重点针对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违规开展细胞免疫治疗临床应用、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医托”行骗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共检查医疗机构1.7万家,卫生技术人员6.8万人,查处案件1309起,罚款328.8万元,暂停执业27家。

  开展查处违法违规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项行动。联合网信、公安等11部门,针对违法违规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非法采供精、非法采供卵、非法性别鉴定以及“代孕”活动的机构和人员,以及各种违法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广告,组织开展了专项行动。共检查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29家,排查医疗机构971家,查处非法进行性别鉴定案件3起。

  开展医疗卫生“双随机”监督抽查。随机抽查医疗机构3504家,重点对医疗机构资质管理、医务人员管理、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医疗技术管理、医疗文书管理进行了监督检查,查处案件210件,罚款25万元。其中,严厉查处了定州协和医院非法开展终止妊娠手术、违法发布医疗广告案,依法吊销了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医院进行了关停。

  七、八月份成了整形行业的高峰时期,学生整形热现象出现。而整容低龄化趋势引起许多家长的担忧!

  整容低龄化趋势引担忧!

  据了解,很多整形医院都有合作的分期贷款公司,而在互联网平台上也有分期的选项。数据显示,目前16%的平台订单采用分期付款,平均每单借款5387元;学生整形选择分期付款方式的占到一半。

  一些学生贷款做手术,等到无法还款时才把整形的事告诉父母。越来越多的在校学生走进整形机构,专家对整形低龄化的趋势十分担忧。专家提醒,大多数整形手术是不可逆的,决定整形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如今,人们愈加在意自己的外表,而且改变自己的容貌似乎也更加容易。许多人整容是为了当网红、为了男的、为了追星。当然,整不整容是别人的事,没什么好看不起的。有的医院规定,未成年人必须有家长陪同,必须出示户口本,安全第一,并不建议孩子太小整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微整形,已经成为当下很热门的一个行业,很多人为了能够使自己更加的美丽选择去美容院进行整容或者是做肌肤护理,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城市美容院也层出不穷。有小作坊式的,也有装修豪华的。美容院做的服务种类也繁多,身体调理,肌肤护理,微整形等等都可以帮你实现,这也成为很多人选择去美容院进行皮肤保养的原因。但是近几年却频频被曝出美容院黑幕,有因整容失败差点毁容的,也有因使用美容院产品而导致肌肤以及身体问题的。“网红脸”越来越多并大受追捧,微整形市场不断扩张,在利益的驱使下,微整形乱象丛生。很多人不但没有变美,反而损害了自己的身心。消费者应该对微整形所涉基本法律知识有所了解,满足爱美之心的同时防止合法权益受损,怎样才是美容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看清资质,莫被价格蒙蔽双眼

  美容院“遍地生花”,其中的经营业务从文眉、嫁接睫毛等美容服务扩张到割双眼皮、打瘦脸针、注射隆鼻等微整形服务,这些微整形的项目通常比医院价格低很多。还有些美容院规模仅有十几平方米,类似“家庭作坊”,没有营业执照,更不具备微整形的相关资质,这种美容院超出美容经营的微整形服务无疑是违法的。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像割双眼皮、注射隆鼻等项目,在操作过程中会穿刺真皮层,这种手术就属于医疗美容范畴,一般的美容院是没有此类项目的经营资质的。

  医疗美容机构需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才可开展执业活动。同时《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经登记机关核准开展医疗美容诊疗科目,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

      此外,除了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这些“家庭作坊”式的美容院所使用的医疗美容药品及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也甚是让人堪忧。像玻尿酸、肉毒素等注射进人体的针剂类医疗美容产品,都要求正规生产厂家提供相应的资质,并且与具有医疗美容资质的医院点对点供应,而美容院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所以压根没有进货途径。因此,这些美容院销售使用的药品往往是来路不明的厂家生产的未经批准的“假药”,这种廉价“假药”的安全性可想而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认清资格,美容师不等于整形医师

  在生活中,一些美容院为顾客做微整形的“美容师”大部分都未经过正规学习和培训。虽然都以“师”字称呼,但其完全不同于“整形医师”。而且有很多美容院为了打消顾客的顾虑,招揽更多的顾客,便声称可以请某知名整形医院的美容医师前来操刀,美容医师是否具备相关资格以及美容医疗器械及药品的安全性难以确定,其实即便是有资质的医师在无医疗美容经营范围的场所提供医疗美容服务同样可能涉嫌非法行医。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同时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从事相关临床学科一定年限、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并合格等一系列严苛的要求。

  微整形消费者,如何维权

  消费者在接受微整形的过程中权利受到侵害时,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呢?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损时,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监管部门投诉或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选择在正规的整形机构进行微整形,那么消费者与整形机构之间就形成了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如果造成人身权受损的,可以依据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请求法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在此类纠纷中,整形机构的举证责任较大,这对于消费者进行维权是比较有利的。但是,如消费者是在无医疗美容资质的美容院里进行微整形手术,鉴于美容院并非医疗机构,如果“整形失败”,消费者只能通过一般的侵权责任纠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田女士在不具备资质的美容院里接受微整形服务,术后出现不良反应,造成面部十级伤残,在其与美容院协商无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最终认定此为一般的侵权责任纠纷,需田女士本人对自己的主张承担相应举证责任,证明微整形与她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相对来说举证难度较大。除此之外,如果消费者明知或应该知道美容院不具备医疗美容的资质,整形失败、人身权受到损害的,也需要自行承担部分损害赔偿责任。在田女士的案件中,法院要求美容院与其主诊医师承担80%的责任,而剩余20%的责任由田女士自行承担。

  正所谓“爱美有风险,微整需谨慎”,要知道微整形属于医疗美容,医疗行为必然会有一定风险。如果想变美,建议消费者在做微整形前,考察美容整形医院及主诊医师的相关执业资质,切勿存在侥幸心理。正规的整形机构不仅诊疗效果值得信任,即使“整形失败”,也能更有利于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长城评论:

  整容低龄化现象仅仅怪孩子和家长吗?

  古人所言的“环肥燕瘦”,在今天依然有体现,审美观念可谓“十年一小变,三十年一大变”,但在相对稳定的时间段内,很多不符合“主流审美观”的人就不得不屈从于“主流”,而坚持自我和判断力的人则会面对外界的排斥乃至打击。我们并不反对年轻人崇尚美感,反对的是完全意义上的以貌取人和用所谓的“主流审美”打击其他类型的美。就像锥子脸、双眼皮只代表当下的审美观,谁能保证未来不会以圆脸和单眼皮为美呢?

  说到底,整容低龄化只是社会审美观念扭曲的一个结果。盲目地整容恰恰反映出自己的不自信,而整容成和其他人一样的“美”又真的会给个人带来幸福感吗?设想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社会上多数人都按照“主流标准”整容了,“美人”之间都没有了区分度,到底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谁还能说了算呢?既然美是稀缺的,就应该明白保持个体的美感和内心的美丽才是最持久的魅力。(黄帅)

  整容热背后的冷思考

  不可否认,无论是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立足,还是在平凡琐碎的生活里打拼,“看脸”的压力似乎如影相随。某种程度上,通过整容获得高颜值,已变成部分年轻人“获得就业机会”“得到好处和好感”的功利性工具。但通过整容获得高颜值,人生一定可以华丽逆转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或许在求职初期,高颜值带来的第一印象确实能提高求职成功概率,但颜值并不是决定因素。显然,通过整容的方式追求高颜值、好形象,这样的“爱美之心”已经走入了误区。

  欲整容,必先“整心”。什么是整容?整容就是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等对人的容貌、部位形态等进行修复、再塑,进而增强人体外在美感。可见,整容是有风险的,效果如愿以偿自然是好事,但如果事与愿违,必将遗憾终生,严重的还可能诱发其它疾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对于整容的后果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意气用事。要知道,颜值高只是表象,内在美才是真的美,即使在这个“看脸时代”,专业水平、个人言行、性格特点等非颜值因素,仍然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据河北日报、新华网、长城网、天津日报、光明网等综合)

关键词:美容,案件,正确,打开方式责任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