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质疑高考成绩的事件。
11月25日,浙江2018年下半年学考选考成绩出炉后,部分同学爆料,本次英语考试分成绩分布“十分诡异”。比如,有人称作文出现“大放水”情况,还有人出现试卷被扣了30分,最终得分居然是130分,而试卷满分才150分。
此消息一出,便在网上炸了窝。高考事大,岂容有丝毫“诡异”?
11月26日,据澎湃新闻报道,浙江省考试院一负责人称,网上有些信息系谣言,正调查。
目前可查的,此类消息从25日晚上10点多就已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并一度上了“热搜榜”。在“浙江高考英语”微博话题下,阅读量已达1.1亿,讨论量也有3.5万,多数跟帖留言的人要求当地相关部门针对此事做出解释。
相较于舆情的发酵速度,当地相关部门的反应稍显迟缓,这并不合适,事实上,也加剧了舆情的发酵。
虽然官方称“正调查”,但对于高考这一敏感话题,更多人想知道的是一个令人信服的调查过程。
这不免让人想到了前一段时间河南发生的高考答题卡调包案,当时引发了全国关注,最终官方证实这是一场乌龙,这一结果虽然让很多人也松了一口,但网友们要求公开调查过程的诉求,却始终没能成为现实。
此次浙江英语考试成绩备受争议,许多同学和家长或许还有点茫然,高考不是每年6月吗?为什么说浙江这次11月份的选考成绩称之为“高考成绩”?
因为浙江实行的是“新高考”模式。2014年浙江省就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根据方案,除了语数外三门,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
也就是说,采用赋分制度针对的是选考科目,不包含语数外三门。这也就排除了事件中网友们对“新高考”模式赋分制度的质疑。
在语数外三门科目中,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选用其中1次成绩”,这让不少网友担心,部分学生6月份外语成绩没有考好,在这次考试中给这些学生“放水”呢?当然,网友这些猜测背后是担心改革被扭曲。
每次有关高考的话题,总会撩拨公众的神经,因为高考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很重的分量。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甚至每个跟高考有关的人都需要拿更加谨慎的态度来对待。
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中显示,2014年浙江省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
从此点来看,浙江省作为第一批试点省份,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实际上新高考改革在浙江推行开始,浙江省的新高考就不断被爆出问题,先是17届考生面临的“滑档问题”,随之18届考生爆出遭遇了“生物泄题”,两大事件均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广泛热议。
新高考改革的初衷毋庸置疑,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应该看到,每次公众对“高考”的质疑,实质上是对高考公平性、权威性的维护。无论是准备高考的,还是“高考过来人”,都不希望任何因素打破高考的严肃性与公平性。(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