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包干到户”“民营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塞罕坝”……这些关键词,见证河北四十年巨变

来源: 长城网综合   作者:陈美冉 吴云欢 
2018-12-18 17:23:10
分享:

  改革开放40年,虽然在时间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却开创了一段波澜壮阔、山河日新的历史进程。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关键词一:包干到户责任制

资料图。图片来源:长城网

  千百年来,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一直是观察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晴雨表。同许多地方一样,当坚冰被打破,河北省第一艘开出的改革帆船,是农村大包干。

  1983年1月,正定下发了包干到户责任制办法,提出土地可以分包到户。在经营管理上,坚持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大包干在正定全面推广,在河北省开创了先河。

  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也是在这一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河北省走向普及。

  当年,尽管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特大干旱,全省粮食总产量还是达到1899.9万吨,比1978年增长12.6%。

  关键词二:民营经济

河北民营企业的代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广受好评。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水大鱼大,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是改革开放成就的一个鲜活例证,是40年河北经济发展中一段激扬的乐章。

  从禁止到允许再到鼓励,河北省放开搞活个体经济的政策大门越开越大,创业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河北省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市场主体。

  1979年,河北省开始开放集贸市场,明确指出发展个体工商业势在必行;

  1980年,省政府提出要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

  1984年,正式将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提出了“集体、个体一起上,四个轮子一起转”的方针,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

  1978年至1988年十年间,河北省个体工商户达到87万户,居全国第三位,从业人员201万人,注册资金猛增到25亿元,产值和营业额达到87亿元,私营企业达1051户,居全国第二位。

  “南有义乌,北有三条。”在那个开始合法追求财富的时代大潮中,河北激流勇进,石家庄新华集贸中心、青年街、南三条等“批量生产”万元户的河北省最早的批发市场,在全国也是赫赫有名,其中当时的南三条仅次于义乌位列全国第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2002年民营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2008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2014年,民营经济的占比上升到“三分天下有其二”。

  截至2017年底,全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私营企业分别达458.36万户和113.2万户。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24406.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67.9%,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突出。

  关键词三:国企改革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国企改革一直是时代舞台重头戏之一。

  改机制,增活力。从放权让利到承包经营责任制,从公司制改革到混合所有制改革,河北省国企大胆改革创新,朝着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进发。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后,河北省借鉴农村改革的经验,引“包”字进城,推动国企改革从“放权让利、利税分成”发展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面对企业连市里下达的17万元利润指标都完不成的“半死不活”状态,石家庄市造纸厂年轻的销售科长马胜利自告奋勇承包企业,承诺上缴年度利润70万元。随后,他在管理、生产、劳动制度等方面大胆改革,让这个拥有800名职工的国企,当年一跃成为年实现利润140万元的“百万富翁”。马胜利也因此被誉为我国“国企承包第一人”。

1984年,马胜利迈出“国企承包”第一步,他带领石家庄造纸厂扭亏为盈、利润翻番。图片来源:长城新媒体微信公众号

  紧随被称为“马承包”的马胜利之后,改革活力迸发的石家庄市又涌现了“张联合”张兴让、“夏服务”夏继勋、“许引进”许期颐等闻名遐迩的改革人物,时称“改革四大名旦”。

  ……

  以1978年为起点,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相互促进,人们对经济体制的认识逐步深化。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非公有制经济是“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得以最终确立,并不断完善发展。

  关键词四:驶向世界级港口群

河北省秦皇岛港口。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0年前,河北的沿海港口仅有隶属于交通部的秦皇岛港,生产性泊位仅有11个,通过能力仅为1955万吨。

  40年后,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三大港口崛起在河北省487公里海岸线上,货种结构正在逐步优化,吞吐量已突破10亿吨大关,通航港口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20年,将成为以天津港为核心的世界级港口群的两翼。

  从“一个港口”出发,加速驶向世界级港口群,是什么让河北省港口建设加速向海,挺立潮头?

  是深化改革释放的强大动力,是扩大开放汇聚的巨大活力。一边连接陆地,一边连接海洋的三大港口,已经成为河北省对外开放的门户、产业集聚的平台。

  1978年,作为我国“六五”期间108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秦皇岛煤码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2.213亿元。1982年,一期工程竣工。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装卸设备自己制造、安装的大型煤炭输出专业码头,建有5万吨级和2万吨级泊位各1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000万吨,实现了作业的半自动化。

  1984年,秦皇岛成为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海上贸易随之显著增长。为应对源源不断的煤炭运输业务订单,保障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秦皇岛煤二期、三期、四期、五期等工程相继上马。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炭码头、装备先进的杂货和集装箱码头……港口的变化,可谓一年一个样。

  然而,由于功能过于单一,秦皇岛港后来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2012年,河北省提出在秦皇岛“谋划建设国际旅游港”。为实现这一目标,秦皇岛市不仅关停了西港区煤炭码头,还邀请国内外一流规划团队,开展国际旅游港战略研究。国际旅游港成为秦皇岛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突破口。

  40年沧海桑田,秦皇岛港在变,河北的其他港口也在变。坚持全球视野,高端定位,河北省推动港口由集疏港向国际旅游港、贸易港转型。

  2009年7月,寄托着“优化配置全省港口资源、加速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的厚望,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资本为纽带,统筹参与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的建设。

  2011年,国务院批复《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河北省三大港口的新定位日益清晰——秦皇岛港,有序推进由煤炭大港向国际旅游港转变,积极发展邮轮母港,扩大客流、现代物流、国际航线;黄骅港,对标国际港一流水平,推动向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和邮轮母港转变;唐山港,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国际化大港,完善港口布局,提升港口承载能力。

  从各自为战到共谋发展,从港口到港口群,携手共进顺应了港口加快改革开放的大势。放眼渤海湾,河北省三大港口与天津港的资源整合日益深入、亮点频闪。构建现代化的世界级港口群,宏伟梦想已经升腾,蓝色引擎未来可期。

  关键词五:交通邮电

资料图。图片来源:长城网

  改革开放40年来,河北省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实现了快速发展,京港澳、京昆、京沈、黄石、石太、青银、沿海高速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17年,河北省交通运输业投资1365.8亿元,是1978年的471倍。2017年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531公里,是1993年的32.7倍。石家庄民航机场、唐山机场、邯郸机场、张家口机场和承德机场先后建成投入使用,构成空中立体交通网络。全省拥有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三大港口。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目前,除张家口、承德市外,其他设区市都已通了高铁,人民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改革开放40年来,河北省不断加大邮电通信业投入,形成了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多手段联通全国和世界的现代通信网络,一个支撑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大通道——地下光缆、空中微波、天上卫星已经建成。

  关键词六: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河北要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让三地真正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和市场壁垒,在相互融合中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积极主动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4年多来,河北省与京津在交通、生态、产业协同上不断突破,向深度广度拓展——

  京津冀三地间已有11条“对接路”被打通,里程共计1092公里;

  今年上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为44.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河北与京津合作共建各类科技园区55个、创新基地65个,吸引1400家京津高科技企业落户河北。

乐城北京服装早市。马静 摄

  关键词七:坚决去 主动调 加快转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河北省依靠资源禀赋,建立起以钢铁、化工、建材、能源、基础原材料为主体的重工业占绝对优势的工业体系。

  2013年,国家开始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当时,河北省钢铁产能为2.8亿吨,占全国四分之一。国家要求此后5年河北省不仅不能有一吨增量,还要在存量基础上压减6000万吨,占全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总量的四分之三。

  采取集中攻坚行动、严格执行法规标准、构建市场化产能交易平台、国有企业带头压减……河北去产能动真碰硬,打出组合拳——

  2013年至2017年,河北省累计压减炼钢产能6993万吨、炼铁产能6442万吨、水泥产能7057万吨、煤炭消费量4416万吨、平板玻璃产能7173万重量箱,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6643”工程任务。

  产能压下去了,产品质量提上来了,钢铁产业的竞争力提升了。

  增减之间,一场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刻变革正在河北大地上发生。

  适应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新时代的河北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向世人递出一张张崭新的名片——

第五代时速160公里新型磁浮工程样车进行运行试验。图片来源:长城网

  我们有动车组。今年6月,我国首列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从中车唐车下线,7月在京沪高铁线上正式投入运行。

  我们有君乐宝。近年来,君乐宝在国内外质量领域连续获奖,今年11月代表国产奶粉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我们还有更多的“河北智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在河北设计制造完成;保定生产的长城汽车,成为民族汽车业的标杆;石药生产的恩必普,是治疗中风的国家一类新药……

  破立并举,河北经济的“颜值”越来越高,“气质”越来越好。

  关键词八:雄安新区

资料图。图片来源:长城网

  2017年4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2018年4月21日,历经长时间深入调研、精心编制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城市样板蓝图跃然呈现。

  设立一年多来,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持续深化财政、金融、科技管理、“房地人”管理等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截至今年6月底,新区已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科大讯飞等近10家高新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核准超过百家高端高新企业和驻京大型央企在雄安新区开展工商注册登记。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眼神科技已正式落户雄安。

  作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河北雄安新区将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用“雄安质量”引领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九:筑梦冬奥

  随着平昌冬奥会落下帷幕,冬奥会开启了“北京时间”。

  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张北地区建设,与雄安新区形成河北发展的两翼。河北省紧紧围绕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崇礼,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几千名建设者正在为冬奥重点项目建设协力奋战。按照科学和先进的理念,着眼高质量办好赛事、统筹考虑长远发展,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系列规划形成规范性文本,“10+7”规划体系初步构建。今年,冬奥场馆和基础设施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资料图。图片来源:长城网

  目前,河北省建成滑雪场37家、滑冰场馆33家。冰雪旅游蓬勃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产业蓄势待发。日渐火热的冰雪产业,对张北地区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关键词十: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六次视察河北,每次都强调脱贫攻坚。

  走最崎岖的山路,到最贫困的乡村。太行山区的阜平县、坝上地区的张北县——河北省两个偏远的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都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风雪兼程的足迹,倾注了总书记心系困难群众、情牵脱贫攻坚的殷殷深情。

资料图。图片来自长城网

  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河北省从省市到县乡,各级党委和政府逐级立下“军令状”,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中,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2013年以来,全省累计脱贫49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9.84%降低到2017年的1.86%,下降7.98个百分点。

  牢记使命,风雨兼程,只为圆群众致富梦。脱贫攻坚战中,燕赵大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党员、好干部——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动省内外10万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2016年4月10日,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但他的光辉形象却铭刻在人们心里,“看见红苹果,想起李保国。”

  广平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郑贵章,今年10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但他却不能去北京领奖——因多年超负荷工作,2016年11月16日,郑贵章脑干大面积出血,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昏迷至今。在扶贫办工作的7年多时间,他走遍了全县每个贫困村,访遍了每个贫困户,帮助近10万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聚焦精准脱贫,河北省向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7364个驻村工作队、2.2万名驻村干部。他们背起行囊,走出机关,扎根贫困乡村,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攻城拔寨,战贫斗困,不胜不还!

  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下足绣花功,力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河北省将张承坝上地区和深山区的康保、沽源、尚义、张北、阳原、丰宁、围场、隆化、阜平、涞源等10个贫困县、206个村确定为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在全国率先启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在这些地方,河北省明确攻坚范围、攻坚目标,实施八大攻坚行动,在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截至今年11月底,已实施865个帮扶项目,投入资金62.9亿元。

  关键词十一:塞罕坝精神

美丽的塞罕坝。省林业厅供图。

  112万亩郁郁葱葱的人工森林,这是塞罕坝林场,也代表了塞罕坝精神。

  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如今,踏入塞罕坝这块土地上,徜徉于浩瀚无垠的绿海,谁会想到5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遍地荒丘,一派“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为了恢复百年前的高岭美景,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坚持造林事业,将这里建设成亚洲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被联合国授予最高环境奖——地球卫士奖。

  进入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全新的举措为支撑,信心坚定、意气风发的河北,必将用“最绚烂的书写”,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据新华社、人民网、长城网、河北日报、网信河北等综合)

关键词:改革开放,河北,发展责任编辑:陈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