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周亚彬)平泉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位于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辖19个乡镇,48万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平泉市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和标志性工程,始终被放在突出位置率先突破。目前,全市新建集中安置区15个,已完成搬迁安置并报账1862户6143人,建档立卡户已全部搬迁入住,超额完成了国定建档立卡人口的搬迁入住任务。
拆掉旧房子 搬进新房子 过上好日子
寒冬腊月,记者走进距离平泉市区东北方向20多公里的茅兰沟乡五家村,零下十几度的寒风让人不自觉地裹紧了外套。苍凉的大地一片萧瑟,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一座座整齐的白墙红瓦的农家院,透露出勃勃生机。
梁强表示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记者 周亚彬 摄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了,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也在变得越来越好。政府给我们盖好房子,现在还给我们找致富的路子,我现在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安排下,2016年年底梁强一家已经从山沟里的土房搬进了十里地外的五家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房子,一幅人生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梁强和记者交流搬迁过来后的生活变化。记者 李代娇 摄
“我家四口人,一儿一女,都在上学,我媳妇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累活,所以家庭的重担就扛在了我一个人的身上。”梁强说,以前住在山区的时候就靠天吃饭,靠几亩地为生,生活很是拮据。“2016年年底搬到这后,我去县城打工也方便了,而且我自己还建起了大棚,种上了黄瓜和豆角,每个棚长100米,产四万斤黄瓜没有问题,按一块钱一斤算就是四万块钱,两块钱一斤来算就是八万块钱,收入比以往多了好多!”梁强告诉记者,现在他们一家人住进了一百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家里干净整洁了,以前吃水难、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也都解决了。
茅兰沟乡五家村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新房。记者 周亚彬 摄
搬出旧土房,住进敞亮新房,是许多贫困户的心愿。在平泉市的贫困村,如今贫困户们喜迁新居的愿望已变成现实。“拆掉旧房子,搬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口口相传的佳话。
为确保搬迁对象精准,平泉市严格按照“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标准划定搬迁区域,搬迁区涉及全市19个乡镇126个行政村2806户。为了让群众愿意搬、争着搬,平泉充分发挥中心村建设起步早、设施全、产业基础好、覆盖面大的优势,以现有的中心村为核心,紧密做好结合文章,将部分规划区域直接转化为移民安置小区,并要求新建安置点的选址也要靠近园区、旅游景区和产业地带,鼓励群众进城镇、进中心村和安置点。
因地制宜谋发展 扶贫产业促增收
搬出来只是第一步,搬迁后如何让群众生产生活稳定下来,确保搬迁户稳定脱贫成了最现实的问题。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平泉市结合地域特点和搬迁地的优势,积极为搬迁群众制定了详细的创业脱贫规划,带动他们稳定增收。
杨翠英表示,学习了食用菌种植技术有利于自己找到致富门路。记者 周亚彬 摄
与此同时,在桲椤树镇八十亩地新村的食用菌大棚内,正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易地扶贫搬迁户杨翠英正在大棚里忙着掀膜、翻袋、查菇。说起现在家里的生活状况,杨翠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说,全家不但挪出了穷山窝,现在还有了致富门路,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儿。“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守着门口两亩地,山沟沟里交通很不方便,打工都不好出去。而且当地缺少水源,农作物浇灌也成了问题,只能靠天吃饭。还有,我婆婆已经90岁了,身体不好,瘫痪在床,必须得有人照顾,所以我们两口子也不能出远门打工,因此家庭收入很少。”
杨翠英的新家一角。记者 周亚彬 摄
去年3月份,杨翠英来到搬迁村的食用菌大棚打工,距离这仅几百米就是她的新家,这样一来她既能学习种植食用菌的技术,又能照顾婆婆,而且每个月还有3000元的收入。“刚开始确实对食用菌养殖一窍不通,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现在可以比较熟练地种植了。以后等我完全学会食用菌种植技术后,如果时间再充裕点,我也打算自己建个大棚。有这个食用菌的致富门路,以后吃喝再也不发愁了。”杨翠英说。
食用菌大棚。记者 周亚彬 摄
平泉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新村建设、产业发展、生产就业结合起来,坚持农业产业园区与移民安置小区“两区同建”,实现群众搬迁和同步就业两不误、两促进。将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与农业产业园区统筹规划、同步建设、有机衔接,按照中心村带动型、产业园区主导型和两区同步建设型三种模式,重点扶持发展食用菌和设施菜两大主导产业,确保每一个建档立卡搬迁户至少有一名劳力实现就业。据了解,平泉市累计建设两区同建产业园区16个,做到集中安置区全覆盖,带动185户529名集中安置的贫困搬迁群众全部实现脱贫,户均年增收2.7万元,人均年增收超过9000元。
“‘两区同建’的好处就是让老百姓搬出来以后,有了新的生产就业的家园,不会在生产上产生后顾之忧。要做好‘稳得住’这一目标,就必须依靠产业园区的支撑,老百姓在里面无论是发展种植食用菌、黄瓜,还是其他设施菜,都可以掌握一技之长。久而久之,这些原来的纯农民就可以转变成产业工人。”平泉市市长曹佐金向记者介绍说。
“三零”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拔“穷”根
寒冷的天气冻得人直打哆嗦,但在茅兰沟乡五家村王瑞杰的蔬菜大棚内,却是暖意融融,一派忙采摘、忙装运的丰收景象。王瑞杰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2013年利用村里的建棚补贴和贴息贷款,建起了一个大棚来种植黄瓜。由于管理到位,当年就收回了成本,于是在2015年又建了一个大棚,年收入达到七八万多元,她家也在当年成功脱贫。昔日贫困户一跃成为全村脱贫致富先进户,往日为生计发愁的王瑞杰,脸上乐开了花。
王瑞杰告诉记者,今年大棚里黄瓜收成不错。记者 周亚彬 摄
对于脱贫体会,王瑞杰说:“现在国家扶贫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动手、愿动脑,没有不脱贫致富的道理。我家搞了两个大棚,通过自己精心管理,一年下来可以挣七八万块钱。平时有技术人员和专家来指导,蔬菜长好后,村里的帮扶干部还帮忙联系销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走上致富增收路。”
王瑞杰告诉记者,作为五家村第一批建设大棚种黄瓜的村民,最开始她的心里也犯嘀咕,别人都说村里冬天太冷,不结黄瓜。但是在村两委班子的劝说下,她还是去做了,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王瑞杰家建起来的蔬菜大棚。记者 周亚彬 摄
针对贫困户普遍缺资金、缺技术、没能力承担风险等现状,平泉市把精准扶贫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产业这个“根”上,依托食用菌、设施菜、林果等特色主导产业,对贫困户实行“零风险、零成本、零距离”的扶贫模式,即投入“零成本”,园区将发好菌的菌棒及大棚等设施、设备先赊给贫困户,待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后再返还成本,贫困户得以“零成本”参与产业发展,并实现入驻园区生产得现金、务工取酬挣薪金、资金入股分“红金”和土地流转获租金。经营“零风险”,由园区(或大户)承担产前投资、产中技术和产后销售等环节风险,贫困户只负责生产管理,“零风险”经营产业;就业“零距离”,就是把园区建在安置区周边,搬迁户在“家门口”就业挣钱。这种“三零”模式不仅解决了“三无一有(无强劳力、无收入来源、无产业项目和有致富意愿)”问题,以及政策无法兜底的深度贫困搬迁户的脱贫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让贫困搬迁户积累了发展资金、掌握了劳动技能、找到了脱贫路径、激发了创业动力。
在平泉,有这么几句话时常挂在群众嘴边:“小蘑菇赚大钱”说的是食用菌;“一棚在手,二十年无忧”指的是设施黄瓜;“金山银山不如花果山”讲的是山杏和苹果。平泉市还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贫困人口“人均百株果”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共栽植板栗、苹果、梨等优质果树300多万株、近5万亩,用林果产业成本低、收益稳、周期长等特点,建起稳定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确保每个贫困搬迁户都有两种以上产业支撑。截至目前,平泉产业覆盖已经达到100%,彻底解除了返贫的后顾之忧。
食用菌、设施菜、林果、养殖产业……在平泉,“三零”产业扶贫模式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平泉市贫困群众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835元提高至2017年的5522元,截至2018年6月末,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92%。9月29日,省政府发出通知,平泉市正式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