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打通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最后一百米”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惠及河北广阔乡村

来源: 长城网   作者:烟成群 马磊 何菲 
2018-12-23 19:30:59
分享: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给河北农村带来巨大变化。 记者 烟成群 摄

                      深泽县北中山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记者 烟成群 摄

        长城网讯(记者 烟成群 通讯员 马磊 何菲)实施近20万个项目,投资257亿元,受益村累计达到19.4万个,受益人口2.5亿人次——这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在河北省落地10年的成绩单。

  受益该项政策,昔日一条条“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乡村泥泞路变成了现在的水泥、柏油路,街道两边绿树成行,夜间出行灯光明亮,越来越多的村民从身边水、电、街道、环境的改善中体会到获得感。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洒向全省每个村落,打通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最后一百米”,真正成为农民知晓度高、参与度高、认可度高的金牌惠农项目。

  10年建设 带给侯村可喜变迁

  “以前我们村道路坑洼不平、破烂不堪,进出都很困难。尤其到了雨季,每家每户离开胶靴就出不了门,娶亲的婚车到村里要拖拉机拉拽。老百姓的粮食运不出,只能化整为零,卖给商贩,每斤比其他村要低5分钱,出租车拉人到村里也要额外多收些费用。”日前,回忆起村子的过去的状况,深泽县侯村71岁的村民王建申感慨万端。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让侯村变了模样。侯村村支书史建平介绍,自2008年以来,该村共申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7次,村级道路硬化项目5个,共硬化村内道路6063米,总面积24252平方米,便道砖铺设3400平方米,路灯190多盏,文化广场2个,打饮水井1眼,项目总投资287.7万元,其中村民筹资和其他投入56.04万元,财政奖补231.7万元。 

                     有了宽阔、平坦的道路,侯村村民粮食也卖上了好价钱。 记者 烟成群 摄

       “每次修路村里都可热闹了,村民搬着小板凳坐在家门口看着,就怕这项他们自己决定的项目完成得不好。哪块路修得慢、哪段路质量不好他们都向村委会汇报。”史建平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运作全程公开透明,群众监督无处不在,确保了每一分钱都花到正地方,并且效益最大化。

  侯村昔日的泥土路,现在已变成车来人往的坦途,村里的车辆也多了起来,拖拉机、汽车进进出出,农产品好卖了。投资商发现了这里肥沃的土地,总投资6000万元、核心区占地1500多亩的军创原野现代农业园项目已落户,实现了中草药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村民打工就业问题解决了,仅此一项每年就给村民带来165万元收益。

  侯村还利用村南的一个大坑,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投资21万元建成了一座22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聚到这里唠家常、下象棋,村里还自发组成了6个舞蹈队,晚饭后在广场上随着音乐跳起欢快的舞蹈。一位紧邻文体广场住的村民高兴地说:“原来附近村民都在这倒垃圾,废塑料袋遍地,每到夏天蚊蝇乱飞、恶臭扑鼻,谁从这儿过,都得沾一身味。现在村里环境好了,广场建起来了,俺们没事都喜欢出来溜达溜达!”

  群众做主  让农民自议自建自管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国家在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村提留、乡统筹和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后,为解决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实施的一项新的惠农政策。2008年,在河北、黑龙江、云南三个省开展该项政策试点,2011年起在全国推开。

  该项试点开展以来,河北建设了一大批农民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项目,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完善了乡村治理结构,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深泽县北中山村75岁村民宋计林用自己的一首诗称赞“一事一议”政策。  记者 烟成群 摄

       据统计,2008年河北各级财政安排奖补资金7.5亿元,2011年安排资金14亿元,2012—2017年连续6年财政投资保持在20亿元以上,切实弥补了公共财政对村级基础设施的投入空白。10年来,全省累计投资257亿元,各级财政安排资金170亿元,带动村民筹资51亿元,其他方面筹资36亿元,形成了村级公益事业多元化投入格局,为破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10年努力,全省平均每个村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近4个,平均每个村硬化大街小巷2公里,安装路灯18盏,霸州市、沙河市、昌黎县、藁城区、南和县、新河县实现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项目所有村全覆盖,鹿泉区、阜城县实现了村内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全覆盖,馆陶县实现了所有村亮化项目全覆盖,公共财政的阳光直接洒向每个村落。

  河北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贺志认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将村民的需求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了“以村民为中心”,通过自下而上的运作模式,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精准度。为确保财政奖补工作顺利推进,河北按不同时期工作的重点、各级政府财力情况以及村民筹资筹劳情况确定奖补政策和标准,既做到了量力而行、持续投入,也做到了尽力而为、动态调整,更加切合河北实际。

  阳光操作  让百姓明白、干部清白

  过去村子环境脏乱差,深泽县北中山村村干部在村内没有威信,开展工作十分困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启动之初,由于对政策不了解,村民对筹资有所抵触,不愿筹资。通过村干部的各种宣传讲解,项目筹建财务的各项公开公示,村民们对“一事一议”工作有了新的认识。10年来,该村共争取各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00余万元,带动集体投入、村民筹资、社会捐助400多万元,村容村貌有了巨大变化。

  现在,村民一听说村里争取到了“一事一议”项目,都自愿、争先筹资捐款,有劳动能力的主动参加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义务出工。

                  无极县西牛村筹资筹劳收据。 记者 烟成群 摄

无极县东丰庄村的项目公示牌。 记者 烟成群 摄

        该村村民王秋福2008年以前除了耕种自己的3亩地,就是和村里几个朋友打麻将、喝酒。现在,村内道路畅通了,在全村经商致富的热潮中,王秋福也在村内开起了综合门市部,整天忙忙碌碌,生意红红火火,家庭也更和顺了。

  在无极县郭庄镇西牛村,石家庄市财政局综改办主任郑运平指着村内的“建设项目公示牌”介绍:“这种公示牌可以体现项目建设时间、资金数额、项目工程量等内容,我们还要求施工前、施工中、完工后进行照片留存,让群众明白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村民代表参与验收,切实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贺志介绍,10年来,河北通过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不仅促进了农村面貌显著改善,还形成了一套村民主体、多元投入、程序规范、透明民主的村民信得过的运行机制,将政策交给基层,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工作积极性,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搭建了一个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平台,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村里公益事业建什么、怎么建、建好后怎么管,全都由农民说了算;另外,养成了一个公开透明操作的好习惯,让百姓明白,让干部清白,推进了农村民主理财制度建设。

关键词:财政,河,北一事一议,农村责任编辑:烟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