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胡惠玲 冯少玲)“我性格争强好胜,不服输,今天下不过你,你等着,我明天再来;再输了,你还等着,我再来,直到把你打败为止。我之所以能够赢棋,不是天分,只是人与人的不同而已。”初识李来群,他笑着解释自己所谓的象棋天赋。
今年59岁的李来群,是象棋特级大师,是河北乃至全国象棋界的旗帜。他幼年时在街头巷尾学习下象棋,走的是“野路子”。凭借对象棋的挚爱和潜心钻研,在近30年的象棋生涯中,书写了精彩的棋局人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1982年李来群首次登上全国象棋冠军宝座,使象棋男子冠军第一次跨过黄河,结束了南方棋手独霸棋坛的局面,并且先后4次获得全国象棋冠军赛冠军。
李来群是邯郸人,11岁开始跟街头对弈的老大爷学习下棋。他常常啃着干馒头,蹲在街头一下就是一整天,耽误了不少功课,为此没少挨父亲的责骂。
“父母不同意我学象棋,也没有条件给我买象棋,我只能蹲在街上蹭人家的象棋下。”时至今日,李来群对他拥有的第一副象棋仍记忆深刻,“那是我棋友送我的象棋,32个塑料瓶盖儿当棋子,一张牛皮纸做成的手绘棋盘,我当时兴奋了好几天。”此后,他就经常拎着这副象棋到处去挑战。直到1974年,他拥有了自己的真正象棋,这副象棋才退役。
李来群好琢磨,下棋时处处留心。每次与人对弈,对方是如何走的,有什么好招,又是怎么赢的,他都用心观察。晚上躺在床上,他都回忆一遍,默记于心。日积月累,邯郸市街头的一些棋摊,哪里有什么高手,那些高手是什么棋艺风格、棋路特点,都被他摸了个透,他的棋艺提高很快。
机会总是垂青那些不懈努力的人们。因为下棋,李来群认识了当地著名的象棋高手秦连元。从此在秦连元的指导下,他棋艺大增。
80年代李来群和爱人陈文华合影。李来群 供图
1977年,李来群成为河北省象棋队第一名队员,开始了职业生涯的另一种历练。随后,李来群成为象棋特级大师刘殿中的弟子,这给他日益渐丰的羽翼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李来群虚心好学,尊师爱友,从不固步自封。他犀利的棋风,敏捷的思路,精妙的计算,在教练指点下,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棋艺得到了快速提高,接连在国内、国际大赛中取得佳绩:1982年首次登上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宝座,1984年、1987年、1991年3次获得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1983年、1985年、1997年、1998年全国团体赛冠军河北队主力队员;也是第2届、第3届、第5届、第7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
恩师刘殿中对爱徒赞赏有加:“来群棋风细腻,步步紧逼,犹如‘巨蟒缠身’,不给对手任何机会。争强好胜、玩命的性格使他在棋盘上比别人付出得多,获胜也多。”
高手过招,胜负在毫厘之间。1982年战胜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十连贯获得者胡荣华那一战,李来群终身难忘。
1982年12月7日,全国象棋个人赛在成都棋院开战。在第3轮比赛中,李来群和胡荣华相遇。李来群执红棋先走,在开局、中局阶段难分伯仲,稍纵即逝的机会出现在残局阶段。“兵九进一,马3进5,马九退八,象7退5,这是胡老师当时走的招数。如果他走象7退9,局势对他来说会更好一些。”时隔多年,回忆当年的比赛李来群仍记忆犹新。
赛后胡荣华说:“李来群夺魁并非偶然,他算度准确,布局严谨,滴水不漏,夺得冠军当之无愧。”
“人生犹如一盘永远也下不完的棋,对手是别人更是自己,战胜自己往往比战胜他人更重要。经商与下棋在某些方面是一样的,有一个逐渐学习的过程,人只要去努力,就一定有回报。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能轻易放弃。”李来群表示,这一点是他转型成功的重要原因。
2007年底,“来群杯”全国象棋名人赛在承德市举行,李来群(右)给冠军颁发奖金。李来群供图
在事业巅峰时期,9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大环境影响下,李来群选择了下海经商。经过多年打拼,他成功创办了河北置业地产公司。虽然不再奋斗在棋坛一线,但李来群一直心系象棋,难舍楚河汉界拼杀的情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投入到象棋中的精力最多,象棋已经融入到我的生命里。”2007年底,“来群杯”全国象棋名人赛在承德市举行,由河北置业公司独家赞助,冠军奖金高达20万元。20多年来,李来群接连赞助了全国快棋赛、邀请赛等赛事,投入资金几千万元,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象棋运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