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视频访谈】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权威人士解读《河北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

来源: 长城网   作者:信贺宁 高京伟 王旭泽 郝朋起 卢火青 
2019-01-24 21:55:10
分享:

       

        2018年11月23日,《河北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河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并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对贯彻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全省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节能环保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国家要求,河北省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2010年至2017年,全省累计新建绿色建筑6781万平方米,占同期新建建筑的16.1%。截至2018年12月底,全省绿色建筑面积3146.53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57.84%。”河北省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河北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中心)主任、条例起草主要负责人郁达飞介绍。

  立法符合河北实际

  “条例的出台共用了4年时间,是省、市、县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可喜可贺!”郁达飞介绍,条例分为总则、规划设计与建设、运营改造与拆除、技术发展与激励措施、法律责任、附则等六章,共43条。以良法善治的立法精神贯穿始终,汇聚了多方智慧,凝聚了全社会共识,立法技术先进,符合河北实际,填补了河北省绿色建筑发展缺乏地方性法规的空白,对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所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适用、宜居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郁达飞表示,条例的出台,顺应了新时代发展要求,为河北省建筑领域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是打造河北建筑品牌、实现全省各级各部门共同发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是确保绿色建筑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的需要;是确保完成绿色建筑发展目标的需要。

  高标准为绿色建筑发展引领方向

  条例明确,绿色建筑按照国家标准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三星3个等级。规定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建民用建筑,都应按照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同时规定了3类建筑应按二星级以上标准进行建设。提出雄安新区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使用绿色建材,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并对农村新建建筑提出了鼓励和引导的相关要求。同时,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作为对下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住房城乡建设以及发展改革、城乡规划、自然资源、财政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绿色建筑相关工作。

  ”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是此次立法工作的一大亮点。“郁达飞介绍,围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条例提出,要推动河北与北京、天津绿色建筑地方标准协同工作,加强信息交流共享,促进京津冀绿色建筑产业协同发展。

  九大亮点促进绿色建筑创新发展

  ”条例共有九大亮点,对建筑行业的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郁达飞介绍,条例明确了住建、财政、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各部门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合理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局面;坚持规划引领,规划、设计与建设,运营、改造与拆除的闭环管理,覆盖绿色建筑全寿命期;既有强制推行的刚性规定,也有奖励、扶持引导的柔性规定,刚柔相济,双管齐下;对雄安新区提出了建设要求,提出雄安新区应当推广绿色建筑,使用绿色建材,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坚持市场导向,提升百姓知情权、监督权;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凝聚社会力量,为百姓服务。如:第二十五条规定鼓励行业协会开展绿色建筑技术交流、专业技能培训、运营评估和绿色建材推广等活动;调整规范了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三大块内容;坚持市场导向,没有新增许可(备案)事项(环节),将绿色建筑相关要求纳入到规划、设计、审图、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补足制度短板,强调运营要求,条例对物业作了具体规定,既赋予责任,又有法律保障,真正强调了社会效益。

  【对话】

  嘉宾:

  河北省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河北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中心)主任 郁达飞

  河北省建筑大师河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 孔令涛

  河北省建筑大师河北省勘察设计协会副会长 岳欣

  主持人:条例对建筑拆除作了相关规定,请您就拆除相关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郁达飞绿色建筑不是特定类型的建筑,而是所有建筑的发展方向。一般来说,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占用和消耗着大量资源,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据统计,目前中国建筑平均寿命只有30-40年,因此,延长建筑寿命是节约资源、降低环境负荷最有效的方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建筑报废拆除的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的使用价值。

  此外,在拆除过程中,不能大拆大建,要尽可能保留城市、乡村建设的拆迁文化,让城市、乡村留住不断有历史积累变迁的痕迹,留住体现城市、乡村品质的载体和要素。

  主持人:条例在今年1月1日已经正式实施了,下一步,就推动条例在全省范围内落地见效有哪些具体措施?

  郁达飞在推进条例落地实施方面,从去年9月份开始,省住建厅就开始着手起草《河北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和《河北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考核管理办法“),于2018年底印发。

  在起草过程中主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工作方案和考核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均符合条例(草案)条款的规定。二是以国家要求为目标。如: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比超过50%等。三是以省政府领导要求为指导。如:对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提出具体要求,对既有民用建筑绿色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智能供热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主持人:条例的出台,对建筑行业的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请两位专家结合工作实践分别谈一下。

  孔令涛:条例首次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对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相较于之前颁布的一些地方规范、标准,提出了刚性约束。

  条例首次对建筑物的建后运营,存量建筑的改造、拆除,以及农村住房提出了明确要求,无疑会督促建筑行业工作者倾注更多心力关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的绿色运营以及农村住房建设,对城市、乡村巨量的存量建筑进行针灸式绿色节能改造,从而使城乡建筑向低能耗建筑甚至超低能耗建筑逐渐转变,为人们提供诗意的栖居场所。

  岳欣:条例的指导意义在于有法可依、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条例对河北省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改造与拆除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对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界定,要求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绿色建筑占比持续提高、品质不断提升,大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如:新建民用建筑,要全部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

  主持人:根据条例,在绿色建筑的专项规划中,会明确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应用的比例。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有什么?安全性如何?

  岳欣:装配式建筑是绿色建筑的一种,具备”四节一环保“的特点,即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环境保护和降低污染。其大部分建筑构件由工厂加工完成,在工地现场组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减少能耗。还能促进建筑业与信息产业、物流产业深度融合,对发展新经济,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最大。但在日本,很多高层建筑物都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经过了各种大小地震的考验。在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还处于一个试点探索阶段,施工人员技术不太成熟,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通过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设计,加强对关键部位的把控,循序渐进,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就可以达到保障。

  主持人:很多群众提出,装配式建筑建造出来会不会千篇一律,缺乏设计美感?请您从专业角度分析一下。

  岳欣: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特点是”少模式、多组合“,通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可以进行丰富多样的组合,甚至还能加工出一些复杂构件,如外墙板表面可以做各种面饰处理,可以预嵌瓷砖、石材、清水模等,比传统工艺具有更多优势,能达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此外,装配式建筑可以与各种结构形式的建材结合,实现复合化施工。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空间尺度均不相同,它们装配式构件的外观也风格迥异,具有很强的修饰效果。澳大利亚马尼亚大学医学院的设计师是从山川河流中吸取灵感,并引入造型设计,用装配式建筑体现曲线美,从而把流线建筑的造型体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装配式建筑实际上更有利于体现建筑的多样性。

  主持人:那超低能耗建筑的特点及安全性情况又是怎样的?

  孔令涛:超低能耗建筑与没有冰箱时代的冰棍车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穿得厚,捂得严“,尽可能减少与外界能量的传导与交换,使我们居住的房子可以夏天不用空调、冬天不用采暖。

  关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安全问题,大家普遍关心的有两方面,一是覆盖在建筑楼体上厚厚的保温层如何保证不脱落?二是如何保证建筑物良好的气密性?从而不因局部气密性的破坏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关于保温层安全问题,目前,我国从建筑设计到建造都进行了大量技术研究及实践工作。比如,采用高强断热锚栓进行高层建筑风环境模拟,针对薄弱部位加密锚栓数量;根据建筑高度分层设置加固托架等措施,保证其安全性。关于气密性问题,众所周知,绝大部分的冷风渗透是通过门窗进入的,而超低能耗建筑要求采用高性能门窗,它的传热系数及气密性要求基本上是普通门窗的三倍以上,再加上不同于墙中立口所要求的墙体外安装的特殊方式,极大改善了传统门窗通过窗口周边缝隙的冷风侵入,同时采用无机聚合物抗裂砂浆分层批抹的方式,确保其与建筑同寿命。此外,所有穿墙埋管均采用高性能密封胶进行密封,同时使用气密性插座盒、气密性墙前设备等专用设施保证细小部位的气密性。

  主持人:未来,超低能耗建筑在河北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什么?该如何做好超低能耗建筑的推广?

  孔令涛:条例的颁布与实施,首先在立法层面保证了超低能耗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验收、运营等有了刚性约束,从而使每一个相关从业者手里有了一把”尚方宝剑“。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石家庄、保定、张家口等城市陆续出台了超低能耗建筑的实施意见,里面的奖惩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属于空前的,这势必会推动全省超低能耗建筑的跨越式发展。

  在做好超低能耗建筑的推广上,相关从业者应未雨绸缪,积极推进零能耗建筑研究工作,做好相应的技术储备。同时,应关注农村建筑的节能建设工作。农村建筑体量小、层数低,在围护体系的安全性上更易保证,同时,太阳能、空气能、土壤能等再生能源相比城市更易获取,再辅助高性能的外墙保温体系以及南向暖廊、隔风门斗等低技术措施,一定会为农村提供能耗更低、舒适度更高的民居建筑,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主持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地方标准协同这个概念是怎么操作的?请两位专家举例进行说明。

  孔令涛:京津冀地区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方面可谓”山同体、水同源“,有良好的基础条件进行紧密的地方标准协同。在建筑领域,京津冀的科研机构、高校以及设计院所广泛合作,成立了京津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联盟,随着相关课题、项目的落地,一定会在技术方面、标准方面促进三地协同联动、紧密融合。

  岳欣去年以来,京津冀已发布24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另有安全生产、人力资源、物流、旅游等领域的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正在制定中,绿色建筑标准也正在加速进行中。实际上,在研究、设计、实施方面,三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各不相同,北京走在了最前面。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例,北京标准比国家标准拆分得更详细,对设计的要求更高,并且北京地区对绿色建筑的审核已发展到以审代评的阶段,河北、天津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和深化,相信最终会达到三地标准的统一。

  主持人:结合条例内容,请两位专家谈谈对河北省绿色建筑发展都有哪些期待?在具体建筑实践中,国内外有哪些先进的理念可供借鉴?符合河北省实际的建筑方向是什么样的?

  孔令涛:条例为绿色建筑在河北的发展提供了立法保障,但我们还缺乏一种工匠精神,在适当的时候,相关行业从业者应当慢下来,执着于每一个五金件是否精准、每一片玻璃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每一个建造步骤是否有可验证性,从而使建筑建造达到高质量要求。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新区建设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着眼未来,可引入零能耗建筑、全装配式装修等先进理念,以及智慧建造、智慧运营等智慧城市的高标准要求。

  岳欣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新增建设面积总和。现有建筑80%以上都是高耗能建筑,建筑能耗在德国、丹麦等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即使执行“二步”节能标准(50%节能标准),能耗也是其2倍;建筑节能技术相对落后,在设计水平、建筑技术、设备材料制造及应用上,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建筑节能潜力巨大,任务艰巨。德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出台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法规,对建筑物保温隔热、采暖、通风、热水供应等技术规范作出规定,违反相关要求将受到处罚。我们应借鉴德国经验,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并完善政策体系,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建立财税激励机制。此外,注重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以及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主持人:在条例推行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建筑人才?请两位专家结合自身经验,就如何做好绿色建筑,提高全社会建筑素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孔令涛:建筑学是一门融合了艺术与技术的复杂学科,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复合,因此,建筑教育及实践不能一味追求精英教育,而应加强通才教育的观念及意识,使从业者了解并掌握学科规律及相关专业知识。

  全社会建筑素养的提高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欧美、日本等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从小学就设立了建筑美学、建造技术的建筑学基础课程,从小培养孩子的建筑意识、城市意识,值得我们借鉴。

  岳欣中国的建筑文化博大精深,从长城到故宫,从徽州民居到北京四合院……都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建筑智慧。从相关行业从业者角度来说,要推动全省绿色建筑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当注重提升自身建筑素养,研究建筑历史,增强建筑自信。

  从社会层面来说,每一个人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建筑素养,接近建筑、抚摸建筑、呼吸建筑的空气,从而达成绿色的、健康的建筑共识。

关键词:绿色建筑责任编辑:信贺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