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过年了,好多人还没回家就已开始担心自己的钱包了。
要说为什么,这张火了的“全国压岁钱地图”已说明了一切。虽然这是一张2018年的旧图,但还是引得大家争相围观。
在这张压岁钱地图上,引起大家强烈热议的是广东和福建。GDP一直排在全国前列的广东,压岁钱平均水平居然全国垫底,只有50元;而经济水平与广东有些差距的福建,居然高达3500元,其中莆田“C位出道”,高达1.2万元。
莆田这个1.2万元着实惊到我了。真是土豪啊!同时也庆幸,幸亏不是“莆田人”,不然,真给不起。难道每个莆田人都给得起吗?给不起可咋整?这回家得带多少钱?
其实,类似的“压岁钱地图”每年春节前夕都会被拿出来晒一晒,结论也大同小异。但每年热度依旧冲到“沸”,想必全国人民都心有戚戚焉。
调查数据显示:有41.42%的受访者都表示春节的消费超过了自己一个月的到手收入;还有2.48%的人春节支出超出了自己半年的到手收入;还有9.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过年主要靠借钱,花呗借呗、网贷和朋友支援。
有网友开玩笑:小时候盼望着过年,盼望着压岁钱,长大了才知道那时大人们经历了什么……
人们对“压岁钱”“红包”为何如此恐惧?多半原因在于如今的压岁钱已走了样,成了甜蜜的负担,甚至连“甜蜜”都没了。
现如今,春节发红包、给压岁钱花掉了不少人的年终奖,甚至预支了来年的开销。从最初的几元、几十元、上百元,到动辄上千元甚至上万,压岁红包越来越厚,有的小孩儿甚至过个年能“赚”不少钱。
难怪不少人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多了,拿不出来,少了,拿不出手”让一些工薪族、打工者苦不堪言,也给春节出门拜年访友的人们增添了莫名的烦恼,大呼“伤不起”。
究其原因,还是人们的攀比心理在作怪,一是出于面子向亲朋好友展示自己生活水平提高了;二是把它作为衡量情感亲疏、关系远近的标准。
压岁钱承担了其本不该承担的含义,变得能不沉重、能不变味儿吗?即使达不到1.2万,就算平常的200-500元,对普通人也有压力。
压岁钱,本就为了图个吉利,红包本身也就为讨个好彩头,缓解人们春节“红包焦虑”“红包压力”,还是要靠规矩。
拿我老家举个例子。在我老家,没有结婚的人原则上是不用给任何人压岁钱的,自家有小孩儿的,比如外甥(女)、侄子(女)可以自愿给,给多给少都无所谓,金额不超过100元。而已成家的人,也只须给自家的孩子压岁钱。
各地风俗不一样,但规矩要靠人定,逐渐变成大家共同的“约定俗成”,渐渐让压岁钱回到祝福本真。
过年,大家都为了图个乐呵,何必互相“伤害”,搞得彼此都那么累呢?(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