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15日开始,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已陆续公布,研招复试及后续的调剂工作也将展开。但闯过初试,也仅代表着考研才成功了一半,接下来的复试可能比初试更为艰难,所以能凭真才实学考上研究生的都非常不容易。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陷入了“被指篡改学生复试成绩”的风波。有网友爆料,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院领导,在该学院2018年研究生复试结束后,篡改了8位考生的考试成绩。这些院领导中有该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以及副院长。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针对舆情,涉事学院也很快做出回应。
2月14日晚,华南理工大学发布说明称,对近日网友反映的该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涉嫌在2018年研究生复试中进行违规操作一事,学校高度重视,已于2月13日成立工作组进行调查。目前,张军、练伟杰、杨毅仁、余志文等涉事四人已停职并接受调查。
学校及时回应舆论,固然值得肯定,但更重要的是尽快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因为这关乎考生切身利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严肃性。
知情人爆料是否属实,还需等待相关部门调查。即便最终证实网友爆料不实,但此事却令我们看到了考研复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见不得人的“潜规则”。
研究生复试,基本属于学校“自主招生”阶段。学校从试卷命题到阅卷,以及面试,都存在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想打多少打多少,想给谁改分,就随意涂改。对于考研复试阶段的复核改分,教育部门有严格的程序设置,不容僭越。
就算是校方确实发现存在错误、偏差,必须改分,那也要按照程序公开说明,并不能“几个人简单开个会”就把这事儿定了,这样也容易给人留下权力暗箱操作、营私舞弊的印象。
这一弊端的存在,还与缺少公众监督有关。公众对研究生复试缺少关注,这就很可能令研究生复试成为阳光照不到的角落,也就在客观上留下了权力寻租的空间,最终伤害公平、正义。
考研不易,考研人在这个过程承受了外人难以想象的压力,更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有句话可以形容“人生经历过考研,以后就什么都不怕了”,虽然有点夸张,但其中透出的考研人的艰辛、付出是显而易见的。
研究生招生,涉及选拔人才,更可能涉及改变个人命运。回到华南理工大学事件本身,考研学子付出的艰辛、努力,决不能让几个院领导的“涂抹”抹杀掉。还是那句话,“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