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长城评论】单霁翔退了,我们都很怀念他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吕京笏 
2019-04-09 09:41:00
分享:

  4月8日下午,故宫第六任院长单霁翔宣布退休。

  在很多人心中,故宫是庄严而疏离的,故宫的院长也一定像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然而,老单退休的消息一出,立刻引来无数关注。

  这其实并不突兀,上任七年,单霁翔和他苦心经营的故宫,早已在烟火与人气中实现蝶变,多次喜提微博热搜,成为新一代实力网红。

  2012年,刚履新的单霁翔花了5个月时间走遍故宫所有房间,并指出故宫开放度太低的问题: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长期以来开放区域只占30%;186万余件文物藏品,99%沉睡在库房;来故宫的观众虽然多,但80%都是沿着中轴线目不转睛地往前走,文化收获甚微,根本感受不到故宫最“硬核”的魅力。

  单霁翔立刻着手改变。如今,过往“游客止步”的区域正变成展区、展馆。故宫开放面积已经由2014年的52%跃升至80%以上。

  对内提升服务能力,扩大展览;对外,单霁翔积极拥抱互联网,用文创领衔了一条逆生长之路。一部纪录电影捧红了文物修复师王津,故宫火锅、口红备受青睐,再到文化活动“上元之夜”,故宫屡屡在互联网上掀起波澜。仅2017年一年,故宫网站访问量达到8.91亿,把186万多件藏品的全部信息放到网上,文创产品销售额达到15亿元人民币。

资料图:单霁翔。

  一个博物馆的意义,不在于面积有多大、藏品有多少,而是在于与公众建立连结,不断拓展人们感知文化的渠道和深度,让更多群众亲近历史,感受文化的魅力。海昏侯墓考古引发的观展热潮,冲刺看名画的“故宫跑”,都在向我们表达着公众对传统的兴趣、对文化的渴望。博物馆热的背后,更是传统文化从社会到个体层面的回归,反映人们返本开新的文化心理。

  如今,从高高在上到俯下身子,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单霁翔不断拉近着故宫与人们的距离。无疑为蓬勃的文化热情提供了安放的空间,也对接了文化消费的社会新风尚。

  时间本身并无意义,真正的历史也不该是一堆冰冷的文物,而是一个个涌动着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存在。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其最终的落脚点,是千千万万的今人与后人。

  回顾故宫大IP的成长,其实都是顺势而为。其中所借最大之势,便是围绕网络购物、社交媒体为中心衍生的网络文化。服务年轻人,也绝不只是“老爷爷卖萌”,而是针对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社交互动功能,吸引青年一代参与到内容产业的生产中来,在互联网时代为文博、文创事业提供新的源头活水。这种“故宫模式”近年来已经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国内文博机构,甚至在年轻一代中引发了报考故宫博物院以及大专院校文博专业的热潮。

  可以说,开放是故宫发展的必然趋势,单霁翔退休了,但是他开启了故宫的新纪元,故宫开放的大门只会开得越来越大。让更多人走进来,让更多文化走出去,以底蕴为薪柴,以新意为星火,文化蓬勃发展,传统生生不息,故宫永远不会变成“冷宫”。(吕京笏)

关键词:单霁翔,故宫,文化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