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长城评论】暗访变明察,还是形式主义的“老汤”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陆玄同 
2019-05-28 17:05:35
分享:

  ●特约评论员 陆玄同(广东)

  对于当下一些被隐藏的问题,暗访调查是其“重见天日”的有效手段和解决路径。

  据《半月谈》5月26日报道,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不少乡镇干部反映,一些暗访严重走样,本该直接到村的,变成了直接到乡;本该直接到户的,变成了直接到办公室和会议室;本该查找问题的,变成了听成绩汇报。更有一些暗访异化为“被调研”“被安排”,暗访人员甚至“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要求地方“层层陪同,前呼后拥”。

  比如新闻中提到的中部某市一次调研,暗访人员乘坐一辆有明显标识的市里公务车进村,结果一进入县域范围,就被当地“盯”上。这哪里是什么暗访,这就是招摇过市的呐喊,和直接告诉被暗访地“我来暗访了”没有什么区别。当然,也不排除一时“疏忽”,但尽管如此,恐怕也与长期以来暗访“不暗”的现实局面有关,以至于有关人员对其习以为常,早已忘记了暗访的应有之义,更忘记了如此“告知”暗访的滑稽与不妥。

  再比如西部某市多次整治出租车行业乱象,而交通部门围绕出租车乱象开展208次暗访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同一时间阶段,政府服务热线却依旧接到群众对出租车违规行为的投诉。暗访者走过场,问题就会越积越多,这种暗访不但起不到查找问题的作用,反而会滋生新的问题,简直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作秀式暗访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助长这种违规违法行为,同时也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让老百姓寒心、失望。

  暗访变明察或者暗而不访,有制度的问题,也有干部本身担当不够的问题。新闻中也指出,当下暗访工作存在的种种困难,使得不少干部不愿意从事暗访工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揆诸现实,政府施政的政策焦点在于解决民生困难和问题,如果下级因为种种原因隐瞒或者谎报,而暗访工作又流于形式,那么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就会不断割裂,就会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最后成为尾大不掉或纠缠不清的顽疾。而真问题只会在这种形式主义的温室里变得更加难以解决。

  不管暗访成了明察,还是打着暗访的幌子走过场,都是形式主义的病症。是病,就得治。而终结“暗访变明察”的戏码,需要捉出“内鬼”,以儆效尤,也要摒弃“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自欺欺人做法,更要暗访人员真正树立起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

  其实,政府部门的自我净化与暗访是同一逻辑链上的不同样态。没有严格的制度和规矩约束他们,参与者就无法彻底摆脱心照不宣、逢场作戏的“习惯”,而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整改也难免在换个时间换一拨“演员”从头来过中,越演越歪,越演越邪。

  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既对基层问题进行暗访,也要刀口向内,自我“明察”。因为民生大事或者被隐藏掩盖的事件,往往并不是独立的,而是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有着完整的因果逻辑。只有保证暗访者或者执法者是干净的,才能在暗访中真正做到“明察秋毫”而“秋毫不犯”。

关键词:暗访,明察,形式主义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