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图解】魅力承德|弘扬塞罕坝精神 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郭红 
2019-07-26 18:15:12
分享: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承德各族人民砥砺前行、艰苦奋斗,实现了由一穷二白、贫困落后到繁荣发展、人民幸福的历史性跨越。

  7月26日,河北省召开“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新闻发布会,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承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加快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的美好愿景。

点击查看大图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建国初期的承德百业凋敝、百废待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下,兴隆煤矿、寿王坟铜矿两个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落地承德,热河钒钛联合工厂被列入国家“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并陆续建成承德悬挂输送机厂、试验机厂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初步构建起以资源开发和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发祥地和享有盛誉的“北方仪器仪表之城”和“输送机之城”。改革开放以后的承德,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被列入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文化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异军突起,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产业体系日趋完善。进入新世纪,承德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对钒钛磁铁矿进行规模化开发利用,拉动全市经济实现迅猛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着力构建以文化旅游、钒钛新材料及制品、清洁能源、大数据等为重点的“3+3”绿色主导产业体系,到2018年绿色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传统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特别是多年来我们立足承德优势,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第一主导产业,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构建“一核、两带、五大板块、六大旅游度假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打造推出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和“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满韵骑风实景演出等旅游新业态,开启了从山庄时代向全域旅游时代迈进的新纪元,以文化旅游为牵引的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70%,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三二”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巨大转变。201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是建国初期的1031倍和451倍,全部财政收入增长了6000多倍。经济总量的大幅增长、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生态环境优势凸显。清朝末年以后,连年战乱再加上掠夺式开发,到新中国成立时,承德森林覆盖率仅为5.8%,昔日的皇家猎苑已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为抵御浑善达克沙地风沙南侵、构筑首都生态屏障,1962年党中央一声号令,在承德坝上地区打响了一场感天动地的生态修复和保卫之战,英雄的塞罕坝人创造了“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的生态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社会向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学习,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五十多年来,在塞罕坝精神的鼓舞感召下,承德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大力开展国土造林绿化,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京冀津冀水源林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10倍,水源涵养能力提高了30倍,构筑起拱卫京津生态的“绿色长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公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第一个探索开展跨区域碳汇交易,在全省第一个制定水源涵养地方立法、第一个建立河湖长责任制、第一个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承德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成为全国六个创建城市之一。承德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生态优势进一步巩固扩大,为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城乡面貌发生巨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承德的中心城区面积仅6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没有一条柏油路,没有一辆公共汽车,没有一条下水管线,是一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城市基础设施极为落后的塞外小山城。新中国成立后,承德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们持续实施老城区中疏和“一带三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滦河72公里综合整治、机场临空经济区、高铁商圈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中心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建成区面积达到78平方公里、人口60万,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备,中心城市武烈河橡胶坝群、奥体中心、博物馆、冰上运动中心等一批地标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陆续建成投用,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68%,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跻身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城镇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供热、供水、燃气管网以及地下管廊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29万公里、是1949年的63倍,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县县通高速,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全面融入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城乡统筹步伐不断加快,国家级和省级园林县城分别达到4个和7个,平泉撤县设市,省级美丽乡村占全部行政村的46%。今天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承德,青山绿水与城市景观浑然一体,现代都市文明与历史文化遗产交相辉映,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承德集燕山深山区、坝上高寒区、水库移民区于一体,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经济欠发达。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17万人,贫困发生率28.41%。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群众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转变,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557元和10804元,分别是1965年的141倍和1980年的69倍;学前教育毛入学率由1978年的15%提升到2018年的87.2%,中小学在校生由建国初期的0.67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41万人;医疗机构由建国初期的4家发展到2018年的4378家;连续四届十六年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持四级书记抓扶贫,党政同责,尽锐出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探索创新脱贫攻坚八措并举“组合拳”,2018年贫困人口减少至6.6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52%,今年全市所有的贫困县、贫困村将全部摘帽出列,实现整体脱贫,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

  70年的风雨历程,一代又一代的承德人民以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以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和意志,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长卷,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奋斗长歌,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面对新考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承德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还很艰巨繁重,面临的风险挑战考验还很严峻复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继续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奋发作为,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的壮丽篇章,让承德这颗紫塞明珠在新时代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彩。

关键词:新闻发布会责任编辑: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