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熊志(广东)
7月30日,因直播操作不当而引发“萝莉变大妈”的主播“乔碧萝殿下”现身直播间和微博,她承认自己的意外走红确实是营销,共花费28万。她还在直播中哭泣谴责,“看直播真的就是看脸吗”,“后来舆论导向就变了”。而斗鱼内部人士告诉媒体,未参与上述事件营销,对事件引发的舆情始料未及。
“萝莉变大妈”的“直播事故”发生后,很多不看直播的网友,也聚焦到“乔碧萝殿下”这位当事主播身上,并天真地相信,她的意外走红,真的是因为图片遮脸出现操作失误。随着营销炒作的真相揭开,关注此事的网友,估计会感到智商再次被侮辱了一次。
单纯就营销效果来看,这无疑是一场“成功”的策划。在走红之后,该主播每天开播都能吸引大量观众,目前斗鱼粉丝已经突破70万,涨了7倍有余;近一个月时间,光贡献总榜前十名的粉丝已经贡献了6.8万元礼物。
只花费28万来包装,就成功让自己成为了平台的头部主播,赚足了流量,的确算是很难复制的捷径了。而这种营销炒作的路数,也揭开了网络直播猎奇的另类一面。
比如根据报道,疑是其经纪人在6月25日就表示,要做一个“人设崩塌”的新IP。在娱乐圈,人设崩塌是明星们最不愿发生的事,因为那意味着精心维护的公众形象土崩瓦解,但在网络直播行业,“人设崩塌”却成了一种极具卖点的炒作方式,一切唯流量至上的逻辑被发挥演绎到了极致。
在“乔碧萝殿下”的营销中,主播和经纪公司、公会,先是用一种精巧的伪装,将大妈打造成清纯甜美的萝莉,先收割一波;然后又故意撕破骗局,假装制造意外的新闻焦点,吸引更多的热度。这种在业内看起来都相当专业的操作,说到底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网络骗局。对那些不明真相的粉丝,以及关注此事的网友,都是刻意的玩弄。
值得一提的是,斗鱼内部人士表示未参与营销,对舆情始料未及。但作为平台方,这种切割的做法完全站不住脚。首先主播入驻开播一般都有资质审查,是年轻萝莉还是中年大妈,平台岂会一无所知?其次,在“乔碧萝殿下”话题发酵后,平台没有做任何干预限制,反而还是将她推到热门显眼的位置,摆明了就是想借势营销,为平台吸引一波流量。
主播给自身引流,平台本身就是受益者,比如粉丝刷礼物,平台可能会拿走一半。直播行业的种种乱象,比如衣着暴露、低俗色情等,之所以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平台缺少足够的审核力度,对那些存在争议但能带来热度的直播内容,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可以设想,对“乔碧萝殿下”这种有网络欺骗嫌疑的主播,如果平台在走红后限制热度,干预降温,其炒作目的不可能达到。
直播行业的发展,早已经过了最初的风口,市场份额大体已经圈定,前两年那种野草丛生的局面的确有所改观,不过对比来看,它仍然是乱象的高发地带,而“乔碧萝殿下”的出现再次揭开了网络直播的不堪。
不管怎么说,主播、经纪公司和平台之间紧密的利益捆绑,不应该成为混淆是非、无视公序良俗的因素。主播要讲底线,平台更要捍卫底线,只想着把公众当猴耍,这样的主播火不了多久,这样的平台也注定走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