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 烟成群 摄
长城网讯(记者 烟成群 见习记者 杨海慧)“目前,新区已转入大规模实质性开工建设阶段,今年69项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工20个,剩余项目正在全力推进。”8月19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雄安新区专场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介绍,雄安新区将着力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创造“雄安质量”,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未来之城”。
“四个一流” 构建未来之城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建设成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级、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今年6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对外公示,吸引了各界关注。30天公示期间,现场接待近4.5万人次,网上公示浏览量达193万人次,网民积极评价占比高达98.87%。
据介绍,雄安新区城市设计始终贯彻了“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要求,主要体现在“四个一流”,即一流的目标、一流的团队、一流的创意、一流的融合。
起步区作为雄安新区的主城区,启动区作为起步区率先建设区域,肩负着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时代重任,将先行启动地下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承接和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企业,率先建成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环保宜居且具备优质公共服务的新型城区。
雄安新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将达到90%。 记者 王林红 摄
雄安的规划编制工作汇集了1000多名国内外专家、200多个国内外团队、2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起步区、启动区规划设计团队面向全球、层层选拔,两次设计方案征集累计从全球400多家著名规划设计团队中遴选出24家。2018年启动区城市设计工作从213家中选出12家开展方案设计,覆盖了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10个国家最优秀的设计机构和顶尖大师,形成了国际一流的设计成果。
起步区和启动区在构建蓝绿交织、和谐自然的国土空间格局上,提出了先植绿、再建城,先修复白洋淀生态湿地、再建城,确保新区生态系统完整,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在绿色、智能、创新上,提出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同步建设的“孪生城市”建设方案。在城市道路设计上,从源头上防治交通拥堵,保证让慢行路径有更多的选择。未来的雄安新区起步区,将构建以公共交通为骨干、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的出行模式,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将达到90%。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新区把丰富的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运营与发展经验应用到未来之城建设中,实现城市与自然、古代与现代、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的有机融合。在总体城市设计上,坚持平原建城,起步区融合城水林田淀等特色要素。启动区随形就势,以淀泊景观为依托规划设计启动区空间布局,形成城淀相望的格局。
69个项目实施 新区处处塔吊林立
在规划编制的同时,雄安新区有序实施了一批前期项目、基础项目,比如环境治理项目、造林绿化项目、外围交通项目等,为新区大规模开工建设打基础、做准备。
今年以来,随着新区一系列规划的相继出台,大规模开工建设的条件逐步成熟,新区已经转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积极有序推进。
新区今年谋划实施的69个重点建设项目(新区内重点项目59个,新区外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初步概算将近3000亿元。目前,这69个重点项目已开工20个,剩余项目正紧锣密鼓谋划推进,按程序逐项倒排时间节点,加快编制可研报告、规划设计方案,并联办理相关手续,全力加快推进实施步伐。
据介绍,新区聚力重点项目,大力推动容东片区、高铁站片区、启动区、起步区四个重点片区建设,重点实施白洋淀治理工程、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新区内道路、对外交通网络、防洪设施、绿化和水系工程、功能疏解和产业项目、智能城市建设等专项工程。
白洋淀治理工程加快实施。 记者 信贺宁 摄
着力健全指挥体系,构建“总指挥部+4个重点片区分指挥部+2个重大办(重大项目办、重大建设办)”的组织指挥架构,实行总指挥长和片区指挥长周调度、重大办日调度机制,逐个项目建档立卷,细化节点、明确路径、挂图作战。
为优化工作流程,新区对项目涉及前置评估审查事项逐一梳理分析,优化完善审批流程,创新投融资机制和开发模式,针对重点项目开辟审查绿色通道,即报即审,提高工作效率。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直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落实规划要求,按照时间计划,有力有序推动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努力在更多的片区和工地上呈现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局面,以实际行动打造‘雄安质量’,建设‘廉洁雄安’。”田金昌表示。
打造服务型政府 “一枚印章管到底”
无改革创新,无雄安价值。承载着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历史重任。深化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是重要一环。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傅首清介绍,雄安新区实行“大部制、扁平化”行政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协调成本,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新区结合自身实际,推行“一枚印章管到底”的行政审批局模式改革,实现了审批监管相分离,使各部门从微观管理中抽身,聚焦市场监管和政府服务,营造开放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打造优质的发展环境和活跃高效的创新氛围,为新区大规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据介绍,在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方面,雄安新区集中打造“1+4+5+6”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模式,即实行“一枚印章管到底”模式、提倡“四个一”政务服务(一门覆盖、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帮到底)、实现“五最”目标(事项最全、环节最简、流程最优、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推动“六化”改革(事项清单化、许可标准化、人员职业化、审批智慧化、平台一体化、审管联动化)。
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里的智能机器人。记者 张青果 摄
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方面,新区推行“大部制、扁平化”的管理体制,实现“一个部门管改革发展、一个部门管规划建设、一个部门管公共服务”,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协调成本。
在城市管理方面,探索建立智慧城市管理模式,推行“大数据”和“大信用”管理,使雄安新区从城市建立之始,就天然具有数字基因和信用基因,成为一座面向未来的数字城市和信用城市。
“目前雄安新区的大规模建设已经拉开序幕,将有更多创业者和企业来到雄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一枚印章管到底”行政审批局模式,持续深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可持续的政务服务雄安模式,为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傅首清表示。
H5 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未来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