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西蒙(北京)
有媒体报道:“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其中包括7700万独居成年人,作为一人户的主力军,独居青年正在用行动刷出自己的存在感。”在新闻报道里,独居青年自己做饭、撸猫,成了独居生活的调味剂,但仍然难以压抑来自内心身处的“孤独感”。
网络截图:国际孤独等级表
独居青年的心理和生活状态,其实并没有得到外界足够的重视。就在前几天,网络作家“格子里的夜晚”(本名刘嘉俊)因突发心脏病猝死,年仅39岁,让人扼腕叹息。如果他在生前身边有人照顾,好好养生,保持身心健康,或许可以避开灾祸。尽管类似案例频频发生,独居青年的健康问题还是没得到足够重视,甚至其本人和身边的亲友,也对潜在的危险毫无预见力。
不知从何时起,舆论场上兴起了一股高扬“孤独感”的调调,尤其是大龄单身独居青年群体里,很多人以“孤独”为荣,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己更加“文艺”,更加有“格调”。事实上,这很可能最早源于独居青年对外界偏见的一种应激反应,但时间久了,熬夜、独身、独居等状态,就成了某种“时尚”,甚至成了单身群体的共同特征。
资料图:独居青年 中新网记者李骏 摄 图文无关
即便不从文化心理上加以分析,仅仅从生活条件上看,我也不赞同那种美化独居青年“孤独感”的论调。
其一,长期作息不规律,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致命的伤害。虽然独居青年与作息不规律本来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但有固定伴侣与稳定生活节奏的话,有助于调整良好作息,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普遍有巨大的生活与工作压力,需要一个转化和宣泄的途径,如果身边连个说知心话的伴侣也没有,恐怕难以避免身心压抑。
其二,非独居生活,也有预防和规避风险的作用。有不少案例显示,在家中猝死的人,在遇险时还有救,但因为无人发现,抢救不及时,导致悲剧发生。而且,一个人生活惯了,对各种潜在风险也会降低警惕意识,发生危险的概率会更大。
早在2016年,与独居青年类似的“空巢青年”概念就在网上走红了,很多缺乏伴侣、独自生活的年轻人自称“空巢青年”。当时,有媒体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被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过了三年,这两方面依然是困扰独居青年的巨大问题:精神上的孤独与生活条件上的限制,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因此,独居青年面对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必美化“孤独感”。外界在加强对独居者的尊重、关心的同时,独居青年自己也要学会照顾自己,对自己的生活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