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向上吧河北】太行山里的种树“愚公”杨喜庆白了头发 绿了荒山 !

来源: 长城网综合   作者:王迪 
2019-08-30 17:24:20
分享:

他热爱林业

高标准完成造林100余万株

产生上千万元价值

他带领夕阳红造林队在“石头山上种树”

用“绣花功夫”染绿座座荒山

他是“石头山上种树”的杨喜庆

     盛夏时节,邯郸涉县西岗村凤凰山上,近万亩绿植焕发着勃勃生机。培土、浇水、观察长势……杨喜庆带着他的“夕阳红造林队”,穿梭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间“把脉问诊”。“只要一走进大山,我就觉得有精神。”杨喜庆说。

  从“一窍不通”到“种树能手”

  杨喜庆,涉县偏店乡杨家寨村人,是当地家喻户晓的“老树痴”。1971年,22岁的杨喜庆成为偏店乡的一名林业技术员,从此与种树结下了“不解之缘”。

  参加工作之初,他对种树一窍不通,就主动跟老前辈学,一有机会就参加培训班。开荒种树,又苦又累,杨喜庆从没想过要退缩,总是争着上、抢着干……几十年的“上山开荒”,从选苗、栽植到管护的各个环节,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造林知识,还一跃成为当地的“种树能手”。

  周边的村民和同事纷纷跑来请教,杨喜庆毫不隐瞒,把所掌握的技术全无保留地教给他们,还培养了很多技术人才。

  从事绿化工作40年来,杨喜庆勤钻研、擅总结。他结合涉县的自然条件,整理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造林方法。杨喜庆带领着团队成员,成为涉县造林绿化工作的“领头雁”。

  退而不休造林成典范

  2009年退休后,杨喜庆更“愚”了——他退而不休,继续上山“种树”。儿子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留点绿水青山给子孙后代,不也是为了咱家乡好吗?”老杨的执念最终得到了理解。

  和多年一起种树的老友、村里的退休干部一合计,老杨带头成立了鑫盛生态造林公司。因公司成员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他们又被称为“夕阳红造林队”。

  杨喜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石灰岩山地造林技术,在凤凰山开启了太行山区裸岩造林。2016年春,他带领造林队伍,在凤凰山阳坡1000余亩的裸岩区,利用钢钎、铁锤、铁撬、油钻等工具,凿石开穴、低水高调、客土造林,硬生生在裸岩区打造出高标准的生态景观林,成为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景观林示范工程。

  他总结经验、精益求精,高标准完成造林近百万株,产生价值上千万元,不仅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2013年邯郸市太行山区“三线”生态绿廊涉县段绿化工程中,他带领队伍在偏店乡白玉岭和井店镇台南、台西村等地段完成1400余亩大苗造林任务,栽植侧柏、山桃、山杏、黄栌等树种14万余株,造林标准高、质量好,成为大苗造林的典范。

  凭着“愚”劲儿荒山植绿

  涉县位于太行山深处,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境内山岭纵横,石厚土薄,造林十分困难。据资料显示,建国之初,涉县的森林覆盖率仅有2%,水土流失极其严重。

  老杨凭着“愚”劲儿,和他的造林队“征服”了一座座荒山,植出一片片葱郁。

  荒山上种树难,把树种活更难。老杨对种树要求十分严格:刨坑、围板、客土、栽树、浇水、管理……每一步都不能少、不能敷衍,不达标就返工。

  北方的冬天格外寒冷,对于许多种树人来说,是难得的休息时间。但是在老杨的眼里,一年四季都是他种树的时节。

  为加快造林进度,老杨开展了冬季大苗造林试验,通过涂抹防冻液、添加生根剂、塑料膜保温、层级抽水等方法,相继克服了防寒植苗、冬水灌溉、开春保苗等一系列难题,并探索出大坑大水大苗和多树种混植等造林新经验,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林,多彩造林。

  为保障工程进度,老杨一年四季吃住在山上。住帐篷、啃干粮,每天早出晚归,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啃”掉“硬骨头”绣绿凤凰山

  位于涉县县城西部的凤凰山总面积近10000亩,其中3000亩裸岩密布、坡陡缺土、石质坚硬,成为造林“硬骨头”地区,吓跑了很多工程队。

  “我来干!”老杨不仅“愚”,还有一股闯劲儿。

  2016年,老杨主动请缨,带领“夕阳红造林队”承担了凤凰山裸岩造林任务。峭壁难攀,他们从腰间系上绳子悬空而下凿石挖坑,再用石片垒出鱼鳞坑;没有土,他们就架起卷扬机卷土上山;没有水,他们就在山顶用沙袋垒砌蓄水池,再用三四个水泵接力抽水上山;山路崎岖,树苗都是靠人工一棵一棵扛上去……凭借着探索的精神和不服输的干劲儿,老杨和“夕阳红造林队”一举攻克了造林难题,使凤凰山成为了太行山石质山地生态景观林建设的典范。

  “我要把树一直种下去”

  老杨种树不图名不求利,仅有的每亩4000元的国家补助资金,除了保障队员的基本工资,剩下的每分钱都力求用在种树上。“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只想着把它干好就行了。”他说。

  在老杨的感召下,造林队从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人。今年64岁的西岗村民李杨全,从造林队成立伊始就加入了队伍。他说,“老杨种树踏实、认真。跟着老杨干,我们心里踏实。”

  近五十年来,老杨和他的团队栽植的树已达500余万株。据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测算,仅杨喜庆的造林队种植的4.5万亩侧柏一项,每年产的种子价值就达540万元,生成木材价值达89.1亿元,产生的生态效益更是无法估量。

  “涉县是山区县,需要绿化的地方有很多,我虽然累,但很充实。”登上凤凰山顶,古稀之年的老杨,步伐仍然稳健,气势依然豪迈:“一座座青山就是一个个绿色银行,我要把树一直种下去。”

   小编手记:

50年

风里来雨里去

50年

一把汗一把泥

只为让家乡3万亩荒山绿起来

他眼角的皱纹多了

山上的绿色也多了

七旬老人

用奉献书写诗画邯郸

用生命绘就绿色太行

向你致敬

太行山里的种树“愚公”

(据新华社、邯郸发布、河北日报等综合)

关键词:向上吧河北,杨喜庆,感动责任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