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太行山上的河北答卷(1)】昔日乱石纵横 今日花果满山
——看武安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凤环 吴绍冰 曹巍 
2019-09-16 18:37:49
分享:

  开栏的话

  巍巍太行,民族脊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各项事业发展突飞猛进,谱写了燕赵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篇章,作为革命老区的太行山区正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脱贫攻坚、生态发展、特色产业……一系列战略新举措让曾经贫穷落后的太行山区走上新时代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八百里太行正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绽放异彩。

  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太行山区,探访当地干部群众发展路上的创新实践,感受太行山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太行山上的河北答卷”系列报道,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阐释太行老区人民不畏艰辛、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气概,以及逐梦路上取得的新成就。敬请关注。

  长城网讯(记者 张凤环 吴绍冰 曹巍)“你们看,这庄稼、果树,长势不错吧!”

  季夏傍晚,阳光明朗。记者站在武安市金葫芦矿矿山修复治理示范区的制高点,顺着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任科员刘向东手指的方向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像一块块不规则的玉片缀满博大的山体,满目青翠,充满生机。夕阳下的太行山显得格外美丽。

  “这里几年前还都是废弃的矿井、塌陷的矿坑和满地碎石。”刘向东说,如何将渣堆、采坑变为可耕地,如何恢复千疮百孔的群采区生态?这是近年来武安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临的重大课题。

  山上的疤瘌,让人看了心疼

  “这里以前有几十个采矿厂,矿厂荒废后山上除了矿坑就是碎石,遇到刮风下雨,有些碎石还会从山上滚下来,环境特别差。 ” 在西寺庄乡中寨村村北的金泉农业园里,刘向东告诉记者,以前,由于矿山占用大量土地,中寨村3000多人,耕地才1000多亩,平均下来人均只有三分地,而且受环境的影响,村民收成不好,收入不高,纷纷外出打工。

金葫芦矿修复前后对比图。

  谈起当时的情景,矿区的村民们都有同感。村民老郭告诉记者:“那时候在村里生活,出门一脸土,望山光秃秃。开矿让矿主富了,可他们走后,山上到处都是‘疤瘌’,看着心疼。”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末,在采矿业发展最高峰时期,武安市有各类矿井3000多口,因采矿造成的废渣尾矿压占、植被破坏、土地塌陷面积近10万亩,对矿区地质、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矿区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困扰。

  要想摆脱困境,生态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治山是一场硬仗,有决心还要讲科学

  还矿区绿水青山,矿山修复治理是必须要打好的硬仗。

  然而,要解决无序开采留下来的“生态欠账”并非易事,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撑和支持。

  为解决这个难题,经过积极争取,中寨村被列为矿山环境治理示范区项目,投入地质环境专项资金48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400多万元,分3期进行整治。

金泉农业园在修复的矿山上搞起了种养循环农业,种植了饲用玉米、苹果、葡萄等作物,养殖了牛、羊、大白鹅等畜禽。图为农业园工人正在采摘葡萄。记者 吴绍冰 摄

  治理的过程有一套复杂的流程,矿渣就地填埋,所有碎石拉走,新土运来后不能马上种粮食,需要先通过耕种向日葵、萝卜等作物养地,增加土地肥力,新土变成熟土才能种植庄稼和果树。”刘向东说,目前中寨村村北燕山西部铁矿治理项目通过科学整治,已完成土地修复710余亩,废弃地已变成可耕田。

  不仅是燕山西部铁矿区,武安在全市打起了一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攻坚战。

  为筹措治理资金,他们采取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扶一点、乡村集体投一点、政府补一点、群众集一点的“四个一点” 模式,累计投入资金达2.3亿元。

  本着“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分批实施、逐步推广”的思路,探索出了各具特色且成效显著的治理方式。

在兴隆矿修复区,通过采取清除危岩、平整场地、覆土绿化等措施,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全面恢复。记者 吴绍冰 曹巍 摄

  在治理西石门铁矿时,考虑到该矿开采时间长、规模大、紧邻河道等特点,采取对其废矿渣、尾矿砂进行综合利用,消除了河道阻塞的安全隐患。

  ——在小汪、常寨治理过程中,通过对该矿区进行耕地平整复垦、成方连片,累计恢复土地123亩,筑护村坝4100余米,植树5000多棵,清理废矿渣10万余方,大幅度提高了耕作条件。

  ——对于国有企业破坏的土地,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督促有关企业落实矿区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形成推进工程治理与边开发边治理双轨运行态势。

  ——对于集体个体矿山企业,在生产的,做好治理保证金收缴,督促企业加快推进矿区治理或组织治理。

  通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武安很多矿区旧貌换了新颜。

  矿老板回乡再创业,废矿山变身生态园

金泉农业园养殖的大白鹅。记者 吴绍冰 摄

  “我这些大白鹅好吧?我可稀罕它们了,一有时间就来养殖场,听它们叫,看它们玩”。在郝运生的养殖场,看着散养的几千只大白鹅或悠闲觅食或引吭高歌,确实惬意。

  郝运生是前面提到的中寨村金泉农业园的“园主”,也是曾经的“矿老板”。正是看着山上的“疤瘌”心疼,他才拿着在河南开矿挣来的钱,回乡搞起了农业园,反哺家乡和父老乡亲。2008年,他在中寨村修复的矿山上搞起了种养循环农业,他的农业园种植着饲用玉米,苹果、核桃、葡萄等果树,养殖着牛、羊、鸡、大白鹅等畜禽。饲用玉米青贮饲养牛羊,牛羊鹅的粪便用于沼气池,沼气供村民生活用气,沼液、沼渣还原到治理和恢复的土地上来改善土质。就这样,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在这里科学地循环起来。

  “农业园长期雇工将近100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正在葡萄园里忙碌的中寨村村民郭利花告诉记者,自从废矿山变身农业园,改善的不仅仅是环境,还改变了她一家的生活,在园区打工,不出远门就能挣钱。

  无独有偶,在矿山镇洪山村,村党支部书记郭万山不当矿老板,回村治山的义举,感人至深。自2001年至今,郭万山累计投资2400余万元,成立了远近闻名的华硕林果合作社,在矿区植绿上千亩。洪山村村民也借此年人均增收3万余元。

“矿山变青山 矿区变景区”是武安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目标。记者 吴绍冰 摄

  在揽秀园农业示范区,在金葫芦矿区,在兴龙矿修复区,在西石门矿区,在大大小小几十处矿山治理现场,记者看到,昔日支离破碎的山体正发生“美丽蜕变”,也深切感受到了武安市上上下下让“矿山变青山 矿区变景区”的决心和斗志。

  “去年以来,我们累计完成露天矿山生态修复2000亩以上,植树超过30万棵。同时,开展小铁矿、小煤矿矿区整治,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2000多亩,恢复植被9000多亩,恢复耕地3000多亩,植树80多万棵,填充废旧井筒300多眼。”刘向东说。

  “昔日是满目疮痍,沟壑遍野,乱石纵横,如今是绿树成荫,鸡鹅成群,果香满园。这矿山治理好了,真是让人舒心畅快!”站在中寨村金泉农业园的葡萄架下,说不清来过多少次,亲眼见证了废矿山变身可耕田的武安市外宣局局长王海波感慨地说。

关键词:河北,武安,矿山责任编辑:曹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