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十年,舞台,坚守在丰宁坝上最北部草原中心小学的特岗教师夫妻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赵晓慧  
2019-12-13 08:48:00
分享:

  特岗教师,坚守在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当地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在丰宁坝上最北部的草原中心小学,就有这样一对——“特岗”夫妻。

鲍艳伟、张秋红在新教学楼前。资料图片

  长城网讯(记者 赵晓慧 )12月7日,大雪。随着节令而来的一场小雪飘落在丰宁坝上草原乡。

  望着窗外零零落落的雪花,家住草原中心小学教师周转房的张秋红从简易衣柜里找出一条厚围巾戴上,32岁的她已经接近预产期了,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因为前一天晚上身为学校教导主任的丈夫鲍艳伟在县城开会没有回来,她准备到食堂吃早饭。

  “同事们都叮嘱我千万别感冒,现在跟我10年前来的时候比,各方面变化都太大了,新教学楼建起来了,早晨起来不用生炉子了,走到哪儿都暖暖和和的,幸福呀……”张秋红笑呵呵地说,跟4年前相比,她说话的语速明显慢多了,大概是将为人母的缘故吧。

  记得4年前记者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鲍艳伟也是因为开会没回来。那晚,她说的最多的就是当时学校的情况:学校师资不足,特别是青年教师少,学校新领导来了之后师生们的教学、生活条件改善了,学生也增加了……记者从她的话中听到的是对学校的希望。4年过去了,张秋红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学校变化的自豪。

  草原之恋

  2009年8月23日,坐了一夜火车、一天班车的张秋红从千里之外的石家庄郊县老家来到丰宁草原小学,夕阳映照的荒野中既没有她想象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也没有悠闲地骑着马儿放牧的牧民,有的只是简陋的宿舍中昏黄的灯光,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她意想不到的“艰苦”考验。

  同来的7名特岗教师中,就有鲍艳伟。“我家在丰宁坝下的西官营,从邢台学院毕业,秋红是保定学院毕业的,考上特岗教师前我已经在村里代课半年了。”鲍艳伟个子不高,笑起来憨憨的露出一口白牙,“因为各方面经历都比较相似吧,我和秋红挺谈得来,她不娇气,对工作认真,我们很快就确定了关系,2012年结了婚。”

  “之所以没有离开草原,是我们跟这儿都有缘吧!”张秋红有些感慨,“当年考上特岗教师后我被调剂到丰宁,我弟弟陪我来丰宁县城面试,回去就跟我父母说那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他再也不来了!可他并不知道,草原小学还要偏僻得多。”

  “但是草原生活的艰苦是我始料不及的,我记得9月3号我生日,来学校10天了还没洗过澡,一问说是街里有个澡堂,去了人家说冬天关门要开春以后才营业,我当时这郁闷呀,加上想家,回宿舍就痛哭了一场。过了几天,学校一位老师带孩子去内蒙的多伦看病,特意叫上我到多伦才洗上澡。”张秋红至今记忆犹新,“坝取暖早,第一次到教室生炉子,我都不知道是先放煤呀还是先放劈柴,当时学生看我那种‘轻蔑’的眼神儿呀,我永远都忘不了。还有坝上特有的‘白毛风’——风将积雪起来,就跟下雪一样,一夜间就能将道路堵上,第二天早晨,教室门都被积雪堵上打不开……

  这些,没有吓跑张秋红。草原学生们的质朴可爱以及同事间的温暖,让这个来自千里之外的女孩子逐渐爱上了草原,“生活上艰苦点没啥,那时候想的最多的还是怎么把课教好。”

  10年间,张秋红几乎教过各个年级,还自学了广场舞在课间带着学生们跳,“现在学校大喇叭音乐一响,周边的村民都来跟着一块跳,场面可壮观了。我上学时学的专业是数学,可是学校就不缺数学老师,英语、语文和科学这几科开始的时候我几乎是一窍不通,我就上网自学、向老教师们请教……慢慢积累经验,学生们还是挺喜欢我的课的。”轻描淡写的背后,是她多少个不眠之夜的付出和对乡村教育的热爱。几年来,张秋红带的三届毕业班科学成绩先后获得了全县第一、第三和第五名的好成绩,她个人不仅连续两年受到县教育局嘉奖,2017年还荣立了三等功。

鲍艳伟带着学生在操场跑步。资料图片

  从留守儿童到教留守儿童

  鲍艳伟一直很忙,他现在是学校教导主任,不仅管教学还兼管着财务,还带六年级的思想品德课。

  “来草原10年了,真如白驹过隙,一晃儿。”和几年前相比,原来少言寡语的鲍艳伟明显变得健谈、从容,“我曾经想过,与其说我们是来支援边远乡村教育事业,不如说是草原小学给了我们这些特岗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的舞台。”

  “就拿我来说,从农村出来、家境一般,毕业后就是想尽快找个工作,来到草原后,我慢慢地从学校领导、老教师们身上感受到了乡村教育事业的艰难与伟大,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岗敬业,也越来越感受到肩上担子的重量。”鲍艳伟说,草原乡属于坝上苦寒地区,自然条件决定了经济不发达,学校300多名学生中,一半以上是留守儿童,这一半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单亲家庭。“去年新教学楼、宿舍楼盖好了,学生从学前班就开始住宿,学校不仅要担负起学生们学业的教育,老师们还要相应地承担起父母的责任。”

  可能感觉自己说的话题有点沉重,鲍艳伟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其实我小时候就是个留守儿童,我父亲一直在外地打工,从我记事起就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跟父亲的关系始终很生疏,直到我上班后才改变。所以我对留守儿童有种特殊的感情。我带的第一个班,80%是留守儿童,我特别注意观察孩子们的情绪,下课我就会找他们聊聊天,说说心里话……现在那拨孩子都毕业了,在街上碰到,老远就喊我——我感觉那是作为老师最幸福的时刻,学生家长们也都惦记我,每到年根儿就会打电话让我去家里吃年菜(杀猪菜)。”

  “小鲍子能干还踏实。”草原小学武志军校长评价鲍艳伟,“学校男教师少,有啥脏活累活他都冲在前,我记得有一年因为师资不够,小鲍子一个人把五年级各科课程都包了,两个月后来了位数学老师,他才少了一门课。年轻教师能留下来、扎根草原、爱上草原,真是不容易!”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鲍艳伟不仅连续两年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导主任,今年他主持的“十二五”规划课题《凸显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运用的实践研究》还荣获了承德市教育局二等奖。         

关键词:特岗教师,留守儿童,坝上,教育事业责任编辑:赵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