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两会现场】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政协委员热议科研人员评价机制改革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李代姣 
2020-01-09 23:26:01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李代姣)“政府工作报告用较大篇幅对河北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回顾和部署,体现了河北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同时也更加感受到肩上的责任。”1月9日,省政协常委、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王增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而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则是直接关乎科技创新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挥棒”。那么,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两会期间,各位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王增平委员在会上发言。记者 李代姣 摄

  “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仍然存在过度重论文、重专利、重项目、重获奖数量的问题。”王增平委员认为,这种评价方式成本低、矛盾小、便于量化,却容易带来科研浮躁的问题。唯论文、唯职称、唯奖项的评价风向标,使得科研人员为追求指标数量忽视了自身科研活动的真正目标和价值。

  省政协委员、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庆宽在提到目前的科研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时,与王增平委员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目前的考核评价机制侧重于以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数量、承担课题数量等为标准进行考核,但这种以“量”为主的考核形式并不意味着科研的最终成果真正能够带来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

  为写论文而写论文,为数量而报奖项、专利,考核评价机制的“指挥棒”出现偏差,科研就不可避免会出现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等问题。

刘庆宽委员在会上发言。记者 李代姣 摄

  “科研的终点不应止于论文发表后,更应延申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领域,科研成果更不应在实验室、办公室里被束之高阁。应积极拓宽成果推广应用渠道,使科研真正服务于生产生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科研的根本目的。”刘庆宽委员说。

  “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两会期间,这句话被多位代表委员反复提及。

  “科研选题应更加关注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避免单纯空洞的理论研究。应尽快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改变简单数量化的做法。”王增平委员建议,把考核评价的重心转移到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及应用价值,以科研成果能否落地转化、推广应用以及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衡量指标,对考核评价体制加以完善,推动河北科技创新实现更大突破。

  “此外,高校教师在科研工作者中占有很大比例,他们在承担科研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教学工作,分散了用于科研的精力和时间。”刘庆宽委员认为,随着科学的发展,慕课、网课等多种形式都已出现,他建议,可以尝试改变部分课程授课方式,由优秀教师将授课过程录制成视频,供学生观看、学习,课后由其他教师集中时间进行课业辅导、答疑解惑等,把重复授课的时间节省下来,投入到科研工作本身,集中力量搞科研、出成果,最大限度为建设创新型河北做出贡献。

关键词:两会,科研人员评价,机制体制改革责任编辑:李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