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青年战“疫”⑥】张子明:武汉七院来了个爱笑的“95后”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20-02-24 17:16:00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许艳艳)“大年初二,我白班,早上7点多接到护士长电话,问我去不去武汉。像我这种早上注意力不太集中的人,这确实是一个考验脑力的问题。一秒钟内,心里想了很多事情,下一秒我回了一句,‘好,我去’。对于这个决定我不后悔!”

  邯郸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张子明,在日记里记录下的这段经历,紧张,却也有着独属于他的诙谐幽默。

  24岁的他,如同你我身边的每一个“95后”一样,充满着青春朝气。他乐观、开朗、爱笑。一笑,眼睛眯成一条缝。在他看来,支援武汉“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上班”,不值一提。  

  穿好防护服的张子明。本人供图

  办法总比困难多

  “适应了之后,感觉没什么特别难的事。”当记者电话连线张子明时,他正好轮休,刚和同伴搬运完物资,话语中透着轻快。

  作为独生子,离家在外,也学会了报喜不报忧。在发给妈妈的照片中,因为怕妈妈担心,他用手挡住嘴,不想让妈妈看到因长时间不喝水而干裂的嘴唇,但脸上的印痕依然清晰可见。

  “戴口罩这事儿,刚开始确实不太适应,后来,我们想到了在鼻子上贴水胶体的办法,缓解了不少疼痛。”

  “护目镜起雾,我们也有办法,戴之前在镜片上滴上3滴洗手液,均匀擦开,半干的时候戴上,撑8个小时没问题。”

  “为了补充水分,我们不工作的时候,就多喝水、吃水果,摄入身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这里食物、水果供应充足,嘴唇干的情况也好多啦。”

  比起困难,张子明更喜欢讲解决办法。“都是我们大家集思广益想到的,有什么好方法,大家都会在微信群里发。”

  工作一天下来,脸上满是印痕。本人供图

  “大爷,加油!”

  在武汉市第七医院,张子明被分到了重症监护室,轮休制,每天工作6小时。“具体工作内容,就是执行一切医嘱,以及照顾病人起居。这里的15张床基本都是满员状态,有出院的,马上也会有新入院的补上。”

  心态乐观的他,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身边人的心。

  “ICU不少病人都是昏迷或半昏迷状态,有位60多岁的老爷子,是这里少有的几位意识清醒的病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他难免不多想,甚至一度想要放弃治疗。”

  “有天我上班,看到他在病床上写遗嘱,就安慰他,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好多人都痊愈出院了,再说,您的病可比他们(ICU其他患者)轻多了,您要有信心啊!”

  “大爷,家人都在外边等咱呢,他们让我告诉您,在这里好好配合治疗,过不了多久咱就能出院了。您这个情况,肯定是能出去的,大爷,您相信我!”

  在张子明的耐心劝慰下,大爷逐渐安了心,开始积极配合治疗。

  “我给他说完这些话后,他特别激动地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地点头,还给我竖了个大拇指,紧接着又做了一个抱拳的动作,我就觉得那一幕真的特别感动。”  

  工作中的张子明。本人供图

  95后的“互补效应”

  谈及95后支援抗“疫”的独特感受,他觉得,“90后也好,95后也好,我们这些人比较年轻,年轻人在一块儿爱闹,工作之余爱开个玩笑,活跃气氛,和这边经验丰富的老师也是一种互补。在业务上我们向他们学习,在生活上我们开开玩笑,逗逗乐子,让整个团队的气氛更活跃,也提升了团队战胜病魔的信心。”

  “我和我们组一个哥哥长得比较壮硕,加上一个刚刚剪掉头发的姐姐,我们三个被称为光头强和熊大熊二组合,我们在防护服写名字时,把我们的新外号也写了上去。”

  “我这人是个吃货,工作间隙,我们和这边的老师聊天,经常就聊起河北湖北在吃这件事上的差异,特别有趣。”

  “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是什么?”记者好奇地问。

  他想了想,笑着说:“最想回去和朋友一起好好吃顿火锅!”

  顿了顿,他说道:“吃还是要吃的,当然也更想好好陪陪爷爷奶奶,我从小跟着他们长大,他们到现在还不知道我来武汉。”

  “我爸妈都在邯郸抗‘疫’一线工作,他们都很支持我过来,但我至今还没跟爷爷奶奶说,怕他们担心。”

  张子明话头一转,谈到让自己充满成就感的经历:“穿着防护服,戴着3层手套,每次一到抽血,就会发愁摸不准,不过,来了快一个月了,已经练出来了,现在基本上一针就能扎上,最多也不会超过两针啦!”脸上浮现出他一贯的笑容。

关键词:责任编辑:许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