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丽乡村,才有美丽中国。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广大农民福祉的大事要事。
日前,河北省委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研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等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切实优化美化绿化乡村环境,为当下的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
治理后的农村环境。张旭 摄
乡村环境变没变,父老乡亲看得见。近年来,尤其是《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实施以来,全省农村环境的变化老百姓都看在眼里。村庄整洁了,道路硬化了,垃圾清理了,花树栽好了,过去“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农村,如今已是“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美丽乡村正在燕赵大地铺展开来。
改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距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距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要求,目前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短板的,这就要求在乡村环境整治方面再加一把力,要聚焦群众的所思所盼发力,要让美丽乡村入画来,要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改造后的厕所一景。
乡村环境整治需要紧盯重点。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革命”是乡村环境整治的难点,也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而且需要比较大的投资,在前期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必须要紧盯这些重点问题不放。只有把重点和难点问题都解决了,乡村环境才会迎来质变。
乡村环境整治需要“美丽”接力。乡村环境整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久久为功的事。今年“三年行动”即将收官,但这不意味着农村环境整治到此为止。在这件事上,一定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耐心,要通过谋长远、重潜绩的“美丽”接力,实现乡村“颜值”永远在线。
乡村环境整治需要观念革命。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既需要硬件做强,也需要软件不软。如果经过强有力的整治措施,乡村环境已经迎来了质变,但是群众的观念却跟不上,乱堆乱放垃圾的事情依然时有发生,不注重维护环境的现象依然普遍,乡村的靓丽“颜值”就无法长久。加强宣传教育,改变群众观念,人人为美丽环境作贡献,乡村才能美不胜收。
美丽乡村入画来,幸福生活甜如蜜。在乡村环境整治工作中,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财力承受度以及农民接受度,持之以恒地将这项工作做好,农村会越来越美丽,农民会越来越幸福!(高永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