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为湖北拼过命,但为湖北拼过单。”4月1日,荆州市洪湖市委书记张远梅走进拼多多和央视新闻的直播间,为正当成熟的洪湖莲藕代言。
同一天,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与拼多多共同签署了《“乡村振兴及抗疫助农”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共同遴选数十个产业特色鲜明的县市,邀请县市负责人直播带货,为本地农副产品吆喝。签约仪式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通过开展各项产销对接活动,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复工复产等问题,希望更多企业、媒体持续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鄂”累了,请为湖北拼一单。疫情暴发以来,作为重灾区,湖北全省封城禁足,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而眼下,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湖北产”农副产品外销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成熟的莲藕,茶叶,脐橙,还有小龙虾等,都在渴望着市场的青睐。
“湖北产”运不出去,一方面,与消费者仍存有“恐鄂”心理有关,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科学知识的普及,前期疫情带来的影响正在消散,消费者紧张的心理也在逐步缓解。民众逐渐认识到,“湖北产”并非病毒携带者,大可不必过度防范。
另一方面,也与渠道不畅有关,疫情加剧了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生产者找不到消费者,消费者找不到产品。而传统的出货渠道又受制于各种现实的因素,比如道路交通、批发市场、分发渠道等等。
当此之时,电商平台就成了最便捷的渠道。事实上,早在疫情发生之前,各电商平台就纷纷启动农副产品上行的布局。以拼多多为例,2019年全年,拼多多农产品成交额达到1364亿元人民币,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
借助电商平台,“湖北产”正在源源不断外运。据披露,截至3月31日,仅“农产品上行”板块的“市长县长直播间”,在拼多多平台已累积吸引近1100万消费者参与消费。直播间直接销售农产品超过800万斤,带动平台同区域农产品产生3200余万份订单,为相关网络店铺共吸引319万新粉丝关注,相当于直接培养了15个网络新兴品牌和知名农产区区域品牌。
当然,湖北的市县长直播,公众关注的亮点并不仅仅是地方领导的示范效应,而更多在于这种方式带来的资源整合力度。秭归脐橙好在哪里?这么好的脐橙为什么要跨越万水千山才能抵达消费者?产销之间如何构建最方便的连接?通过平台聚合,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电商深度介入农业产业链,其价值也不止于尽快出货,还在于通过需求引导供给,通过消费引导生产。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供给,或者说,电商平台会放大消费者对某些产品的需求,进而传递给生产端明晰的信号。此前,借助拼多多的平台,云南文山州一种地方性水果雪莲果一下子成了全国爆款。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借助“拼团”新电商模式,建立起系统性的农产品供需匹配机制,推动优质农产品从消费端直连生产端,探索农业超短链营销模式。这样的模式,适用于全国很多地方,也必将对脱贫攻坚、稳定增收产生强大推动力。
很多时候,供与求的匹配,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政府秉持体恤民生的宗旨,只要企业担负起服务农民的责任,只要广大消费者多一点关爱,“湖北产”就不会出现滞销的情形,而广大民众生活的“烟火气”就会多些。(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