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长城评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刘凤敏 
2020-05-13 17:43:57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5月11日在山西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云冈石窟研究院供图)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关乎民族,更关乎人类。我们必须凝聚共识,将文化遗产放在全球视野下来审视,放在全人类的共同遗产的高度去对待去珍视去守护,这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体认,是对文化火种的呵护,也是对时间和历史的尊重。面对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它,守住了文化遗产就守住了文化的魂,守住了人类的根。

  千百年来,文化遗产历经岁月更迭,穿越烽火硝烟并流传至今,本身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珍视、守护、传承的结果。那些散布在全国各地、城市乡村的古代建筑、历史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标志,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保护好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活化利用是一种保护,对其进行恰当数字化处理研究是一种保护,将其全面开放呈现给公众也是一种保护,而不在文物古迹上乱写乱刻,对文化遗产常怀敬畏之心,也是一种力所能及的保护。

图为云冈石窟。新民晚报记者 唐敏 摄

  当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最好保护,不应只局限于文物本体,还应从历史文化遗产的收藏、研究、展示、修复、保管等多方面蓄力,致力于挖掘其文化价值,让历史文物“活”起来。我们注意到,故宫推出的“石渠宝笈”大展引发了“故宫跑”,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精品特展预约名额的爆满,无不说明公众不是没有“文化追求”,而是他们能够触摸到的有质量、有品位的文化产品不多。与其简单抱怨公众对文物不感兴趣,倒不如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安全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有的基层文保单位由于资金、人员不足,管理意识不到位,历史文物藏品库房分类混乱,甚至连库房基本温湿条件都难以保证。更有甚者,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拱手让步于城市经济建设,出现了“破坏性修复”。比如,辽宁绥中“最美野长城”被水泥抹平,云接寺清代壁画被重绘成“现代动画”,都完全背离了历史文物“修旧如旧”“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保护原则。由此,推广预防性保护的理念还任重道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化遗产是注释历史的“活字典”,一旦损毁,便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近些年,世界各地历史文化遗产屡遭不幸。比如,当地时间2018年9月2日,巴西国家博物馆突发火灾,拥有200年历史的博物馆同2000万件馆藏文物被火海淹没,仅有10%幸存,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其标志性塔尖在万千民众的注视下缓缓坍塌,留给世界一声叹息。凡此种种,都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创,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记警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必须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去保护,绝不能掉以轻心。(刘凤敏)

关键词:云冈石窟,文化遗产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