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江苏)
最新一期半月谈杂志提出了一个紧跟现实而又带有浓烈思辨味道的问题——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亟需尽快激活庞大消费市场,扩大内需提振经济。多地因此纷纷出台措施鼓励消费,包括发放消费券、推行2.5天休息日、领导带头下馆子等,起到了一定效果,也引起一些争议。硬核举措如何叫好又叫座?
留意观察近来刺激消费“风云”,结合半月谈梳理性报道,不难发现“券休吃”三招的核心问题所在:关于发放消费券,抢到的不一定真消费,真需要的却不一定抢得到。而有店家反映,对客流的提升没有明显帮助;关于推行2.5天休息日,先别说多放个0.5天了,就说双休日,都安排了吗?关于领导带头吃喝,本来无一事,“强制”惹尘埃。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任何应对性政策或举措,都必须深度关切民情民意,从民生焦点、痛点出发,进行科学决策,千万不能想当然。
面对疫情冲击造成的种种不利局面,“刺激消费”是提振经济,尤其是对疲惫商业予以救济的惯有之举。其优缺点之明显,早已为学者所指。但不可否认,短时间内,运用合理手段是可以带来明显效果的。既可保民众一时衣食之需,又为商业预留消费动力。需要指出的是,发现金还是发消费券,孰优孰劣,争议未止。但无论何种方式,都需要量力而务实,且精细化。有业内人士指出,某些地方政府可能跟风发券,明明财政状况吃紧还一哄而上,不仅让消费券泛滥成灾,还存在危害地方财政运行风险。
据报道,发放消费券的作用有所体现。但就个体体验来说,某些地方设计的“抽奖式”“商业套路式”手法,很容易令困难群体无缘,而持券者真正去消费时又感觉处处受制,引人不快,又如何能进一步刺激消费欲望呢?何况,此时一些家庭面临失去岗位、收入锐减之风险压力,钱包疲软,单一的“券补”意义有限。如果相关政策不能着眼于长期而坚定的增收计划,并与收入分配改革相对接,以此激发人心深处的期冀之情,则容易流于庸常。
而考量“2.5天休息日”。出发点当然可以理解。但是对一些连每周一休都不能保证的“996”人群来说,推出2.5天休息日制度,就会给人“何不食肉糜”“不知魏晋”的感觉。而其醉翁之意不在“休”而在于“消费”的潜台词,更是不易获得支持。“领导带头下馆子”本来是一种善意示范,可是个别地方偏偏延伸开来,随意扩大消费范围,大搞摊派,强制干部自掏腰包消费,还规定了硬性数目。有些地方还属于欠发达地区,基层干部收入本就不高,这样的规定会连累他们的家庭支出,就更让人反感。至于“单位食堂暂时关闭,干部职工不得将外卖带到机关就餐”的做法,则更是滑稽、不解群众所思所想。
可想而知,围绕“券休吃”三招,有的地方未必经过了深思熟虑——大家都这么搞,我也不能落在后面,至于效果如何,那就再说了。若以这样的思路行事,不仅忽略了规则意识、公平意识,更对民情民意缺乏了解,缺乏沟通。一旦如此,相关举措的推出也就难免成为形式主义了,对消费市场的激励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激活庞大消费市场,扩大内需提振经济,是特殊时期的应对之策,可以慎重而科学地推行。但一定要关注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承受能力,一定要听取最接地气的民声,懂得人们的心思,懂得他们最想要的,就此因势利导,消解民生痛点。疫情以来,一段时间里,多地推出的减税、减租、优化办事程序等举措,所释放的善意,所激励的人心,则难以计数。其优质表现,恰恰应该成为当前一些地方就“刺激消费”进行决策时的借鉴内容。
(本文系长城网、长城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