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千尊泥塑在手的“井陉泥人张”,又创作了这组《战疫情》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周亚彬 刘梦妍 
2020-05-30 10:33:27
分享:

张成兵制作的《战疫情》泥塑作品。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梦妍 摄

  长城新媒体记者 周亚彬 刘梦妍 报道

  “一位市民手举写有‘武汉加油’的红旗,左右挥舞;身穿隔离服的白衣战士手拿注射器,奋战在抗疫一线……”这组名为《战疫情》的泥塑作品,河北省井陉县79岁的张成兵老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潜心创作完成。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非常严重,特别是在春节的时候,大家都待在家里不出门,我打开电视看到那些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非常感动,就想用泥塑把他们的形象塑造出来,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5月26日,张成兵说起创作这组作品的初衷时仍有些激动,“白衣战士和防疫人员,就像是阻挡在人们与病毒之间的那道防线,让群众看到了希望。”

   张成兵年轻时一直在苍岩山文保所工作,负责给井陉泥塑名人胡楼楼当助理,参与寺庙文物修复。他一干就是十几年,还得到了泥塑老艺人的真传。

   1996年,辞职回乡后,他开始从事泥塑绘画事业。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河北井陉、鹿泉及山西平定等60多个村镇,创作泥塑雕像1000多尊,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张成兵也因此被当地群众称为“井陉泥人张”。

 

张成兵制作的《西游记》系列泥塑作品。长城新媒体记者 周亚彬 摄

张成兵制作的《西游记》系列泥塑作品。长城新媒体记者 周亚彬 摄

  在张成兵家的客厅里,有一面墙,摆满了100多尊六小龄童版《西游记》里的泥塑人物。这些泥塑不仅人物形象生动,还非常细腻逼真,就连沙僧身上挑着的行李、帽子等小物件也能清晰辨认。

  “刚开始做的时候,人物的形态、神情、服饰十分难把握,我就反复观看电视剧《西游记》的光盘,看了几百遍,把人物形象特征画在纸上、记在心里。”经过一遍遍仔细揣摩尝试,前后用了8年时间,张成兵才创作出了这100多尊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

  张成兵制作的泥塑,以泥土、细沙、棉花等为面料,以废旧钢筋、铁丝、木棍等为骨架,最后以彩绘油漆完工。他做的泥塑工序简洁、色泽鲜明,人物不开不裂、防水防潮。

  “现在我们家阳台没有别的,全是他从外面运回来的土。”张成兵的老伴对记者说,最初她不支持张成兵做泥塑,因为他一起床就做泥塑,一做就是一天,连午休也顾不上,家里地上桌子上也被弄得全是土。“但是每次看到他做完泥塑后开心的样子,也就慢慢接受了,现在也会帮着他一起做。”

正在制作泥塑作品的张成兵。长城新媒体记者 周亚彬 摄

   截至目前,张成兵已经制作完成了上千尊泥塑。他的泥塑作品也成为了井陉泥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张成兵本人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井陉泥塑》代表性传承人。

  100多尊《西游记》人物泥塑完成后,张成兵还打算做108尊《水浒传》人物和300尊罗汉的泥塑。“我今年79岁了,如果我的精力有限,做不完这些,我会让我的女儿、我的孙子接力完成。绝不能把老祖宗的泥塑手艺丢了。”张成兵说。

关键词:老人,泥塑,抗疫,民间艺术责任编辑:周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