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王林红)“我们新投产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全部投产后,能再吸纳500已脱贫户巩固脱贫成果,直接受益和间接受益总人数将超过5万人。”河北振邦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志远介绍说,“能帮助更多的农户是我最大的心愿。”
39岁闫志远是河北省平泉市平北镇闫杖子村人,17岁远离家乡外出打拼。“当时家里穷,父亲又得了重病,不得已辍学外出打工。”闫志远表示,当时年纪小,主要是做些重体力劳动,吃了很多苦。
2004年,父亲病情加重,闫志远回到平泉照顾家人。凭借在外打拼的经验,同年下半年,闫志远带领全家到大连发展,开始了二次创业。
“回家之前,我就在一家钢铁公司工作,干得还行。到大连后,最开始在一家钢铁公司做业务副总,后来自己创办了钢铁外贸公司,挣上了人生第一桶金。”闫志远介绍说,收入最高时一年能挣几千万。
功夫不负有心人。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拥有上亿资产的闫志远让全家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压在心里多年的石头算是落了地。
2014年春节,闫志远回乡探亲,发现家乡还有很多贫困人口。“人不能忘本,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是老家的人还过着苦日子。”闫志远坦言,最初回到家乡创办企业,目的只是安置自己生活困难的亲戚,“一开始没想把摊子铺得太大”。
2015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平泉市启动“雁归兴平”工程,促进“能人回归、资金回流、企业回迁”。2016年11月,天津与河北两省市签署“1+4”合作协议。2017年初,天津市西青区和平泉市结对携手奔小康。
“良禽择木而栖。我们要让从平泉飞出去的‘金凤凰’,重新回到平泉这棵‘树’上来。”平泉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姜东升告诉记者,闫志远正是被这一工程吸引回来的“良禽”之一。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多次考察,闫志远投资了1500万元,在平泉市平北镇白池沟社区建立了河北振邦农业有限公司,随后又在平北镇白池沟社区、太平梁社区、黄土梁子北三个村建起了占地2500亩的果蔬基地,1000多个大棚。
“我们和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零成本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的“三零”扶贫模式,让贫困户充分参与到园区里来,由公司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贫困户可以无忧无虑、轻松赚钱。”闫志远介绍说。
在闫志远的带领下,平北镇及周边农民逐渐掌握了设施农业的生产管理经验,并实现了稳定脱贫。
“能过上好日子,多亏了这个好的帮扶项目。”如今已是3个果蔬深加工车间主任的姜瑞令高兴地说。
“我是平房村人,地地道道的农民,就靠着种地、打零工养家糊口。老伴儿身体一直不好,几年前,老伴儿病情加重,两个孩子又都上学,入不敷出不说,自己也不能去别处打工。”姜瑞令表示,他做梦都想让自家人过上好日子,可就是没门路。
直到2014年,事情开始有了转机。姜瑞令在闫志远的帮助下,在振邦农业园区租了3个大棚,开始种植葡萄、草莓。“差不多种了四年,每年能挣12万左右。”姜瑞令说,2016年,他实现了脱贫。
“脱贫以后,我就开始思考,我究竟还能干啥?我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姜瑞令表示,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他跟着给公司安装设备的厂家学习设备维修、水电等技术。“这个安装设备的厂家负责前期工作,后期人家就不管了,我就自己弄。”
如今,在公司果蔬车间,姜瑞令管着80多个人,每个月挣6000多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在园区,除了靠就业、经营大棚挣钱外,我们每年还会给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户1000元租金,给贫困户6000元的入股分红资金。”闫志远介绍说,截至目前,公司直接带动1000多贫困户稳定脱贫,人均年收入达到25000元以上。
闫志远表示,2020年至2022年,他们将在已建设的三条生产线的基础上,再投资1.5亿元,开发涉农新领域,追加生产线,提高产品产量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沿老哈河流域组建集“蔬菜种植、休闲养生、采摘观光、食宿娱乐、蔬菜国际贸易、农产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辽河源现代农业经济走廊,实现产业集群化、园区利润最大化,为更多百姓带去收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河北振邦农业有限公司升级为河北振邦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同年,被评为省扶贫龙头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19年12月,闫志远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并先后获得平泉市“脱贫攻坚先进致富带头人”、“四帮四带”主题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