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江苏)
7月13日,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传出30MW光伏电站项目未完工即投产的怪诞消息。
问题在于,这里面还有一个“糊涂案”。澎湃新闻七环视频报道称,2018年6月30日,由山西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组织,经抽检复核,该项目升压站受电及首批20MW光伏发电单元启动前阶段通过质量监督检查,同意办理并网手续。但据知情方透露,截至2018年6月30日,安装组件是4兆瓦,实际并网只有1兆瓦,官方发布的并网数据是施工方反映数据的20倍。岢岚县人民政府与山西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抽检复核结果不一致,项目或存在造价过审,并且整个项目至今未到备案的30MW的规模。
尽管如此,项目通过验收取得并网许可后获得国家补助,已是既成事实。毫无疑问,未完工项目是不能投产,更不能以此获得国家补助的。但神奇的结局表明,在诸多关节上存在“失守”。
表面上看,拿到国家补助,就能用于扶贫,滋润当地贫困群众。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是对扶贫事业的玷污,也是对法律法规、公平正义的挑衅。扶贫资金宝贵如生命,岂能被当成唐僧肉想咋吃就咋吃?
通过上马该项目获得国家补助本不该是最终目的。国家正在大力推广光伏电站项目,好生建设,也能促进项目所在地经济发展,利国利民。在这个项目上搞小动作,就不怕别人说你利欲熏心、鼠目寸光?
据披露,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正核查。7月13日,岢岚县融媒体中心也对七环视频播发的“岢岚2017年30MW光伏扶贫电站”存在问题的视频进行了回应:之前已接到举报,我县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有涉嫌违法线索,随即又及时成立了调查组,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如此看来,此事内幕不难水落石出。可让人奇怪的是,项目规模缩水如此严重,但凡能去一下现场,就能一目了然,咋就一副被人蒙蔽日久、如梦方醒的样子呢?看上去这么莫名惊诧,是怎么做到的呢?
能在这么大的项目上玩花样,还玩成功了,背后力量必然不小,某些把关者有渎职之嫌,希望针对此事予以彻查。而无疑,因此事已经涉及到国家补助,应有国家层面监管力量介入。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扶贫项目上弄虚作假的事件并不少见。例如,2015年4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曾专门调查播出了一期名为《辽宁岫岩:扶贫井尘封十五年》的节目,节目播出后当地县政府表示要彻底调查此事。可是2019年,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这些井依然不能使用。记者在当地多部门之间奔走,换来一个“年代久远,不便追查,部门更换,概不清楚”的回答。2019年4月消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委的一个工作组在龙射镇胜利社区复查去年已验收的茯苓种植项目,发现了弄虚作假行为。
一些地方对于扶贫项目的“花头精”并非不了解,说白了就是糊弄了事。可见,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是扶贫项目屡被拿来“做戏”的根源,而扶贫监管和考核评估制度的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以及造假成本过低,也是重要原因。
此风不可长。要遏制乱象,就必须从根源追查责任,严厉问责,涉法的必须追究法律责任,而不可“集体背锅”、下不为例,到头来谁也无损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