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王林红 张艺萌)每天早上8点,崔彦军都会准时下到滹沱河河道水尺前,对水位、水温等进行测量。
崔彦军是河北省石家庄水文勘测研究中心小觉水文站负责人,已从事水文工作20多年。
“我是2013年到小觉水文站工作的,之前在王岸水文站、刘家坪水文站工作了十几年。”崔彦军介绍说,每年汛期,都是他们一年中最忙、最紧张的关键时期。
小觉水文站是滹沱河从山西省进入河北省的第一个控制站,担负着水位、流量、水质、泥沙、蒸发、降水等数据观测任务。
崔彦军和其他工作队员们准备进行监测任务。 王林红 摄
“小觉水文站位于太行山深山区,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河道也较陡。一旦发生暴雨,上游水位涨速特别快,我们必须及时提供信息依据,为下游争取时间。”崔彦军说。
为了确保精准预测预报,汛期期间,他们24小时值守岗位,每4小时监测一次水位,时刻关注上游雨量站降雨数据。“要是赶上强降雨天气,我们会根据水情变化,水位每上涨20公分,我们就测一次流量。如果水位上涨速度快,会随时加密频次。”崔彦军告诉记者,自从1955年建站以来,滹沱河入河北境内的水文监测数据现在都有记录。
临近中午12点,他们要进行第二次数据监测任务。只见崔彦军和站里的两位工作人员,穿上救生衣、雨鞋,拿上秒表、取沙瓶、对讲机等,全副武装走出水文站后门,来到滹沱河右岸。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则走进了缆道操作室。
崔彦军和队员先后乘坐“吊箱”,在距离滹沱河右岸47.5米的地方,停了下来。随即,崔彦军拿出测深杆,测量水深;拿出手持雷达波测速仪,测量流速……半个小时里,他们完成了河道里10个点的测量。
“站在上面,害怕吗?”从吊箱上下来,记者问崔彦军。
“这都不算啥,最苦的日子已过去啦!”崔彦军回忆说,2016年的暴雨事件是他在小觉水文站经历的一次紧急事件。当时,下暴雨,整个山区停电、断网。他们不仅要时刻监测河水的各项数据,还要随时上报信息。
“我们站当时共五个人,除了我之外,都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崔彦军回忆说,他赶紧安排两个工作人员找备用电源,保障数据及时上报,并对另外两个工作人员做了明确分工。
整整三天,他们五人在河里跑着、泡着、吊着……没有休息过一次,也没有抱怨过一次。
洪水就是命令,施测断面就是战场。“只要我们提供的数据能准确、及时上报上去,我就觉得值了。”小觉水文站工作人员马康表示。
测算结束后,崔彦军拿出他们2020年入汛以来的绘测图纸,指着上面的数据说,这上面的每一个点都代表了一天测得的数据,每一个数据都要经过记录、一校、二校三道程序。
“虽然这些数字,枯燥无味,很不起眼,但每天能顺顺利利地完成任务,心里就很高兴。这就是我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