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乔娅)太行深处、山峦叠翠、绿树成荫,8月7日,记者冒着大雨来到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只见绿水青山之中,连片的苹果园果实累累,一座座新民居拔地而起。
“30多年前,岗底村靠山吃不上山,人均收入不足80元,连肚子都吃不饱。近些年,我们在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团队的指导下,探索出了一条‘科技专家+治山+公司+基地+农户’的‘岗底模式’,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5万元。”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感慨地说。
上个世纪80年代,岗底村是内丘有名的“贫困村”,全部家当是8000亩荒山和200亩山间农田。
“1984年我一上任,看到村民住在深山过穷日子,于是作出一个决定:收荒山,放绿山!”杨双牛回忆说,他们学习信都区前南峪村的治山经验,把已经下放的荒山收归集体,统一治理好,再放绿山给村民。10年苦战,岗底人高标准治理了“三沟两峪一面坡”,治理荒山7800亩。
1996年8月,连降暴雨,引发洪水,岗底村遭受很大损失。正是这个时候,杨双牛结识了河北农业大学抗洪救灾专家小组成员李保国。当杨双牛提及岗底村的苹果生长情况时,果树专家李保国教授递来一张纸条,条上写了16个字:“如果需要果树方面的支持,我可以帮忙。”就这样,李保国教授与大山、与岗底结下不解之缘。
李保国教授来到岗底村后,以红富士苹果在岗底村的生产特性为依据,改良研发了适合岗底气候、土质特点的新品种,又独创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工序,投资1400万元安装4000吨气调库,并给苹果安装了追溯系统……富岗“一、二、三”号苹果新品种在岗底诞生。优质的富岗苹果先后获得世博会银奖、中国驰名商标,并成为2008年奥运会专供苹果,岗底村的果园成为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的样板。
除此之外,富岗公司还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1481户贫困群众入股,并与贫困户签订苹果购销合同——达到收购标准的苹果,以每斤比市场价高0.1元的价格收购,直接带动周边35个贫困村的1481户贫困户增收致富,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依靠村里的各方面支持,我承包了6亩果园,每年收入15万元,不仅女儿招了上门女婿,还为女婿买了一台北京现代小轿车。”60多岁的岗底村农民梁山林指着眼前的果园,高兴地和记者分享着这些年家里的变化。
依靠种植优质苹果,过去的荒山变成了老百姓口中的“花果山”,“富岗苹果”连锁基地也发展到太行山和燕山11个县369个村,带动7万多名群众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