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
李志刚,唐山市滦南县姚王庄镇李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2020年6月,获得河北省乡村振兴“领头羊”荣誉称号。
走进李营村,笔直宽敞的村道,一栋栋红顶小楼,清新靓丽,村在林中,四季常青。很难想象30多年前这里曾是出名的“穷村”“散村”“乱村”。李营村的蝶变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30多年的初心不改,担当奉献。
带领群众拔穷根
——“哪个村的?”
——“李营”
——“咦唏……”
人穷矮半头,村穷人受气。“没收入,心不齐,小伙子连对象都不好找,村子完全就是个‘烂摊子’。”回忆起30多年前,村民张学松感慨万千。
李营村位于三县交界处,远离交通便捷地、没有工矿副业,村里1400余亩地全是盐碱地,祖祖辈辈种玉米,亩产低、收入少。
“李营不能总这么乱下去,我是党员、是退伍军人,组织需要我、乡亲信任我,我就要站出来。”1987年,32岁的李志刚“临危受命”,从此在这片盐碱地上,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
李志刚带领村民趟路子。
“要让土里刨食变成土里刨金”,李志刚上任后,经村两委班子讨论,规划了800亩土地,动员村民搞“旱改稻”,迅速启动了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那年秋后,水稻丰收,亩产600公斤,每亩收入900多元,是种玉米收入的15倍!
然而李志刚并不满足。1993年,李营村两委大胆作出了实行稻菜双茬种植模式的决定,进行第二次结构调整——水稻收割后再种一茬甘蓝,被河北省列为科技推广项目。
1999年至2001年,华北连续干旱,水源紧张,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求。李营村又实施了稻改旱,在全县率先发展设施蔬菜。先后探索出冷棚、中棚、暖棚等种植模式。
从“旱改稻”到“稻菜双茬”,从拱棚菜、中棚菜、温室棚菜到猪沼菜“三位一体”生态棚,再到现代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自1987年以来,李营村先后进行了8次产业结构升级,村民年人均收入从过去的300元增长到去年的6万元,是过去的200倍,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自己的家园自己建
村前小河缓缓流淌,岸边剑兰花开飘香……漫步李营乡间小路,仿若置身江南。
“这400米长的主街路,是书记带着我们用一个月时间,用从马路沟捡来的100多车废柏油渣块,一点点砸碎铺出来的。”“这个大荷花塘,没用外面报价150万元的工程队,书记带头动手,只花了25万元,就把一个占地10亩的大垃圾坑,改造成现在这么漂亮的。”走在李营村,听着村民聊着村庄变化,越发觉得这里美得动人。
李营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冯喆 摄
“自己的家园自己建。”30多年来,李志刚带领村两委不断创新。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和村庄建设,带领党员村民出义务工10万多个,逐年硬化村内所有街道,建成灯光篮球场、人工湖、文体休闲广场、街道绿化美化实现“一街一景”。并充分利用沿街空闲地,种植栾树、金叶榆、紫叶稠李、北美海棠等36个树种2万余棵,苗圃20万株,建成了高档绿化苗木繁育基地。既美化了村庄,也成为增加村集体收入的“绿色银行”。
“村民富了,环境好了,村民素质也要提高。”李志刚介绍,他先后组织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居及“十星级文明家庭”评选、编制了新农村旅游规划,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在村里街道宣传栏里,展示着李营村“生产能手”“致富能手”“孝顺儿媳”“子女成才优秀家庭”等一系列风采录。大伙儿你争我赶,不知不觉间,李营村的村风更文明、群众素质更提升。
好光景还要好风气
“吃请不到,送礼不要,办事讲公道,亲友不沾光,待客自掏腰包。” 上任之初李志刚便给村干部“约法五章”,这“约法五章”30多年来如铁律一般雷打不动。
好班子带出好队伍。在村干部的带动下,全村党员素质过硬、作用突出,夜间巡逻30多年风雨无阻,党员包责任区、卫生门前三包已成为自觉行动。
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喜人。受访者 供图
李志刚威望高,但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要问问村民愿意不愿意。村民愿意的,不管多难,都办;村民不愿意的,坚决不办。建高标准生态大棚需要调整土地,如此敏感的事情,从规划到完成却做到了户户都满意。调整后新建生态大棚100座、温室大棚361座,增收2000多万元。
“在农村当干部不容易,你只有先干、多干,才能带好班子、带好党员、带好村民,否则没人跟着你干。”30多年来,李志刚始终如一发挥领头羊作用,支部班子坚持不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抓党建促发展,抓党风带民风,培育出公而忘私、自力更生、精打细算、勇于进取的李营精神,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正、治理好、生活富的振兴之路。
如今的李营村,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心里就舒坦”李志刚黢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