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封面故事丨王德英:山村巨变的领路人

来源: 长城网综合   作者:杨海慧 
2020-09-14 18:40:30
分享:

  封面人物

  王德英,邢台市信都区将军墓镇南沟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2020年6月,获得河北省乡村振兴“领头羊”荣誉称号。

  “背靠花果山,前临鱼米川,人在绿中行,村在林中建,碧水绕山转,风光赛江南。”几句南沟门村民自编的顺口溜,道出了村民如今生活的富足与舒坦。而在20世纪80年代,南沟门还是邢台穷村榜上“名列前茅”的小山村。带领村民团结奋斗,让曾经仅有荒山薄地的南沟门村发生奇迹般变化的,正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德英。

  趟出脱贫新路

  300亩河滩地,山场光秃秃,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提起80年代的南沟门,村民王德禄感慨不已,“做梦都没想到,我们穷了那么多年的南沟门,也能变成现在这个模样。”

  从几十户村民经常吃树叶、出去要饭吃到家家户户在林间住上小洋房,南沟门村的巨变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德英这个“主心骨”。1987年,29岁的王德英不顾家人的反对,依然回家乡挑起了乡村致富的“担子”,这一挑就是30多年。

  王德英带领村民清理木渣。受访者供图

  靠山吃山,王德英把致富的眼光投向了村里的山场。南沟门村山场面积4700亩,人均9亩多,但人均树木只有6棵,要让山场成为群众取之不竭的“聚宝盆”,就必须团结群众上山栽树。

  1989年春天,南沟门村打响了开山第一炮。短短5年间,村里先后向山场投资150多万元,栽种各种果树11万株,林木覆盖率达90%,植物覆盖率达93%。

  人均树木从只有6棵达到200多棵树 ,4700亩山场变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年产干鲜果量均在50万公斤以上,南沟门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端稳致富“金饭碗” 

  “光种果树很难实现大规模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有其他渠道促进增收。”虽然村民的生活富裕了很多,但王德英并不满足。

  他带领村两委不断创新,提出了“党建引领,林果富村,水产壮村,商贸活村,旅游兴村”的发展思路。

村里的环境干净优美。受访者供图

  招商引资,形成“千米经济带”。村党支部、村委会利用邢和公路从本村穿过的交通优势,积极制定政策招商引资,已吸引100多家商户入住,总收入达到200多万元。

  流转土地,打造“环村绿化带”。南沟门村大力实施环村绿化带工程,按照每亩地500斤小麦和700斤玉米市场价,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全村300亩耕地和荒坡收归集体,种植速生杨8万株。

  治水靠山,大兴“水上经济圈”。近年来,南沟门村修堤打坝,并依托村前水面发展特色养殖,增设休闲垂钓,河内压植莲藕。因区制宜,连区成片,形成了“两纵一横”环村水系和“水上经济圈”。村集体还将村里无人居住的老宅旧院统一开发成农家乐,让慕名前来的游客进得来、玩得好、留得住。

村里的香菇大棚。受访者供图

  村里的景色越来越美,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今年,我们建设了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的菌棒厂,预计每日生产菌棒5万棒。同时,发展香菇大棚82个,占地面积94.5亩,年产鲜菇能达1100余吨!”聊着村庄的发展,王德英一脸自豪。

关键词:封面故事,南沟门村,乡村振兴“领头羊”责任编辑:杨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