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碧草丰美、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之境,一边是萧条贫困的“空心村”,如何使贫困村开出“致富花”?地处深山的土夭沟村通过改善硬件设施,发挥生态优势,发展富民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土夭沟村村民合影。
村庄远眺。
穿村而过的瑟尔基河。
村前的瑟尔基河。
土夭沟村位于尚义县南部深山区,水资源丰富,瑟尔基河穿村而过,生态环境良好,碧草丰美。但现有耕地不足200亩,自然条件不适合传统农业发展,受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制约,产业转型缓慢,经济发展落后,贫困多发。
该村辖5个自然村,其中2个自然村已移民搬迁,无人居住。全村245户560人中,常住人口61户98人,以老弱病残为主,是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面对“硬骨头”,河北省国资委驻村工作队进驻以来,与村两委干部一道迎难而上,深入调研、制定脱贫规划,推动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土夭沟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硬件”设施日益完善。新建了卫生室、文化室、文化广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安装了宽带、架起了WIFI、开通了4G,山里山外的距离拉近了;硬化了路面、修建了围墙、安装了路灯,人居环境改善了……
低保应保尽保、医疗保障、临时救助,社会保障落实了;光伏电站、河虾养殖,村民增收了,老百姓脸上笑开了花。
眼下,全村村民对扶贫脱贫工作赞不绝口。贫困人口收入逐年稳步提高,通过产业帮扶、务工就业、公益岗位、社会兜底、奖励扶助等举措,贫困人口收入由2016年底的人均不足2500元,逐步提高到2019年底的近万元。
立足发展后劲,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该村开辟了两条越野穿越路线,吸引大批北京、天津及周边的越野爱好者来此;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土夭沟村旅游产业起步良好。鼓励村民发展蔬菜、土豆、谷物、杏、苹果等本地特色种植产业,供游客游玩体验采摘;利用6亩池塘,发展鱼、虾等特色水产养殖,吸引垂钓爱好者。种养产业与旅游产业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多元发展。
如今,土夭沟村——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脱贫户刘俊:当好政策的宣传员
刘俊(右)和老伴黄秀果在自家小院里。
我叫刘俊,今年79岁,老伴黄秀果74岁了,儿女都出去务工了,留下我们老两口相依为命,过去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早年我读过几年书,也算是村里的文化人。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我做起了村里的政策宣传员。头天晚上的新闻里如果播放了有关农村的政策措施,第二天我就给传达到街头巷尾。村民有什么困难、需求和意愿,也是由我来向驻村工作队反映。
通过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家也实现了脱贫。比如村里的街道实现了硬化,街门也换上了新的,屋里的电线也都改造一新。过春节的时候还挂上鲜艳的红灯笼,看着心情特别好。
总的来说,党和国家的政策现在越来越好。我虽然年龄大了,干不了体力活,但我还会尽力干,当好宣传员。我相信,我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全村人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资料提供:张家口市精准脱贫驻村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