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大唐国际:“智慧”点亮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郑建卫 
2020-10-23 19:00:00
分享:

  长城网记者 郑建卫 通讯员 李维超

  2020年,受疫情影响企业生存发展之艰辛,面对困境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要求,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同时,突出“智慧”引领,持续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提质增效。

  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公司员工对升压站设备检查维护。  朱森 摄

  信息化赋能 安全高效“踏云来”

  伴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强劲东风,大唐国际全面推动企业工作与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让安全、便捷、高效“踏云而来”。

  管理更专业高效。在年初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大唐国际将网络远程办公与现场办公有机结合,通过提升组织管理水平、推动软硬件基础优化升级,确保生产经营发展工作有序开展。为保证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档”,该公司通过线上平台为广大员工提供优质课程,确保防疫、充电“双优”在线。丰润热电公司把“人人上讲堂”搬上屏幕,各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专家人才化身“讲师”,开展专题培训;武安发电公司将培训工作转移到“云端”,依托多样化的课程与丰富的线上“礼包”,鼓励员工练就扎实技能,助力企业发展。

  生产更安全稳定。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高井热电厂突出科技护航安全,将“云科技”融入安全监管,打造物联网“云存储”经济流量监控系统,让管理人员能随时随地实现手机、电脑全天候、不间断监督;开启工作票标准化“云预约”模式,提前安排厂内工作票、操作票一对一预约办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安装人脸识别和体温监测“云闸机”,取代人工纸质登记和手动测温,实时健康一站式管理;搭建微信“掌安全”“云学习”平台,让员工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充电;推进“三讲室”“云直传”, 让班前班后会、“三讲一落实”实现网络直传,让管理更加高效。

  发展更具“生命力”。5月15日,唐山北郊热电联产项目于正式转入运营。经历了一千三百多个日夜,2台担负着唐山市1500多万平方米供热任务、凝聚着老厂发展新生热望的35万千瓦超临界燃煤供热机组,正式开启新征程。早在2月初,该项目进程遭遇瓶颈——1号机组监检工作迫在眉睫,但疫情导致华北质量监督站无法开展进行实地检查。该公司积极与质检中心沟通协调,探索质检全新模式,以“云审查”方式远程完成监检环节,促成实现全国首例远程监检方案的突破。

  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公司运行室。  朱森 摄

  智能化转型 企业越变越“聪明”

  陡河发电厂借助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对原有设备运行监控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将40多年的运行经验和历史数据转化为数字模型,研发并应用“发电机组辅助预警系统”,实现发电机组运行在线分析与预警,让这个47年的传统煤电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有了更多的“未来可期”。

  经过4年的持续攻关和4个版本的先后升级,该公司发电机组辅助预警系统也日臻完善、稳定,并成功应用于今年新投运的唐山北郊热电公司。截至8月底,陡河发电厂和北郊热电公司6台机组预警系统参数已达18560个,设置逻辑判断2425条,成功发现378次较大的设备缺陷和异常,完成了61余次机组启动过程指导,有效护航发电机组长周期稳定运行。

  在承德新能源事业部漫景风电场,洁白的风机卓然耸立。2019年12月,这座“智慧风场”顺利通过240小时试运,提前30天完成并网投产目标。

  为让“大风车”转出“高效益”,大唐国际扎实推进风电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围绕安全、科技、培训等关键点持续发力,依托“梦想云”多维打造智慧型一流新能源企业。该公司推进集控中心建设,通过集中、共享、协同的大数据信息云平台,实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开展风电场智能化平台移动消缺及远程技术指导功能应用与研究,实现移动生产、移动消缺,提升工作效率;致力于建设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智慧新能源体系,建设可自主控制、自主优化和对环境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智慧风电场,推动新能源改革应用向纵深发展。

  大唐国际的“智慧风场”。   王蒙 摄

  张家口新能源事业部利用现代化网络通信等手段做到设备生产、运输全过程监控,出现偏差及时纠正,确保过程可控、时间节点刚性执行;承德新能源事业部在风机主控制室搭建移动消缺平台,选取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入驻“工匠室”,利用远程WIFI覆盖平台对现场作业的安全、质量进行综合管控,同时用视频方式在“工匠室”开展检修技能培训,切实实现了科技与生产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大唐国际,智慧,高质量发展责任编辑:郑建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