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万企转型”引领河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赵晓慧 李代姣 
2020-12-15 21:20:58
分享:

河钢唐钢锌铝镁产品,实现了替代传统钢铁材料和进口锌铝镁。钢唐钢供图

  长城网12月15日讯(记者 赵晓慧 李代姣)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突破84、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十二五”末累计下降24.9%……2018年以来,河北“万企转型”呈现出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新气象,引领全省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现四个新突破 万企转型成效明显

  450g/㎡极限厚镀层锌铝镁全国首发上线,并在4个月内4次全国首发;高级别稳定杆用钢40MnB5填补国内空白;高强抗震钢筋直供包括雄安新区工程在内的多个国家重点项目……

  这是河钢唐钢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具体表现,也是河北工业企业开展“万企转型”行动、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12月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万企转型”行动开展以来,全省5706家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2017年增长近一倍,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拥有率达到了37%,比2017年底提高17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比2017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和创新能力一并实现新突破的,还有质量效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龚晓峰在发布会现场表示,目前,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突破84(达到84.18),进入中等竞争力发展阶段。

  “今年前三季度,多个重点行业利润实现逆势上扬,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0.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8.5%,食品行业、医药行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8%、17.9%。”龚晓峰说。

  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是“万企转型”行动积极成效的另一个体现。数据显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十二五”末累计下降24.9%,超出任务目标6.9个百分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焦化等重点行业去产能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保定、廊坊提前实现“无钢市”。

  “最后一个新突破是综合竞争力。”据龚晓峰介绍,截至目前,全省营业收入超千亿工业企业达到5家,比2017年增加3家。32家企业入围202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较2017年增加13家,位列全国第5。

河北-湖北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云服务平台正式上线。长城网记者 赵晓慧 摄

  推进三个新做法 工作成效亮点不断

  积极成效的取得源自扎实有效的工作,龚晓峰将其归结为三个方面富有特色亮点的做法。

  建立领导包联帮扶“一对一”机制。龚晓峰介绍,省市县三级领导包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全覆盖,帮助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的问题7300余项,全省通过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一事一议”为企业化解难题2.1万个。特别是今年组织实施“万企帮扶”百日攻坚行动,组建26个工作专班、500余个联络小组,走访联系企业4万余次,线上线下协调解决问题1.2万个,有力有效应对疫情影响。

  建立“五位一体”推进机制。一套政策支撑体系。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万企转型”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在重点领域、产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一套产业链全景图。围绕24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梳理上下游企业、关键产品,找准产业断点、堵点,明确“万企转型”主攻方向。一套政策激励措施。落实省级技改资金10.6亿元,直接拉动社会投资645.7亿元,2790家企业进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一套督导考核办法。设立保运行稳增长促转型专项资金,每年对工业转型升级综合考核排名靠前的市进行奖励。一套工作推进制度。建立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制度,成立省工业经济发展协调组、服务组,及时协调解决难点问题。

  实施“八个一批”转型举措。通过改造升级一批、数字转型一批、创新引领一批、绿色发展一批、设计赋能一批、引进培育一批、特色振兴一批、质量提升一批等专项举措,河北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数据显示,河北累计实施省、市重点技改项目1.3万项;培育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2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70家;成功举办三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和首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大幅提升“河北设计”影响力;2019年,全省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近1.1万亿元,同比增长15%,位居全国第10。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车身车间的机器人正在作业。 长城网记者 信贺宁 李代姣 摄 

  发力“六个新”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万企转型”行动即将顺利收官,下一步要采取哪些举措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对此,龚晓峰表示,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战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从“六个新”上协同发力,持续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从空间上构筑发展新格局。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部署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总体要求,构建与区域功能定位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产业发展方向相契合的“一区、一核、四带、多集群”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加快钢铁、高端装备制造、石化、食品等优势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发展应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康复辅助器具、冰雪装备器材等高潜产业。超前布局区块链、太赫兹、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

  依靠创新驱动,打造新的发展动力。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完善以市场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突出数字引领,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建设廊坊新型显示、石家庄光电与导航及张北云计算、怀来大数据等产业基地,培育与引进相结合,引进一批国内外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钢铁、石化、汽车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坚持绿色低碳,形成新的制造方式。围绕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大力推行绿色生产,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加快推动制造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加快振兴县域特色产业,以107个省级产业集群为重点,聚焦12条发展路径,深入实施“六个一”工程,力争每个集群要组织发布一个特色产业指数,参与一项以上国际或国内、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设一个检验检测或创新平台,打造一个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组建一个行业联盟,培育一家主板或科创板上市企业。

关键词:万企转型,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编辑:赵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