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油田采油三厂大队员工正在进行上杆作业。
长城网讯(记者 张荣鹏 通讯员 魏璐 杨学颖)各类变电站15座,架空出线64条,电缆线路38条,电力线路450多公里,20千瓦以上供电设备2994台,油井1646口,面对如此庞大的油田电网体系,究竟需要怎样的团队来工作?
答案:华北油田采油三厂一支64人组成的队伍负责和管理。去年,这支队伍在电费指标减少350万元的基础上,节约1100余万元,实际发生电费较去年降低6.1%。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什么让这支队伍如此精简高效?
双向发力夯实基础 电力管理做“加法”
油气生产,电力先行。采油三厂坚持问题导向,把握重点环节,创新工作思路,全力打造科学、规范、合理的电力管理闭环模式,全面提升巡检效率和质量,筑牢电网根基。做到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实现了管理上台阶,技能上档次,现场上规范。
电力设施春检如同人之体检,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对此,该厂以“跟随检修,常规消缺,项目配合,节点控制,安全第一,确保质量”为思路,对检修工作进行周密安排,按照“动态检修、局部检修、带电检修、故障检修”的原则,创新电网春检模式,重点加装、更换隔离刀闸31组,更换老旧设备线夹105支,更换裂纹严重的电杆8根,为全年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深入推行应急抢险“整体联动”机制,按照区域联动保障原则划分了3个应急联动区块,组建了应急保障队伍,坚持领导带班、机关干部值班、员工24小时驻站值班制度,在3个驻站区块储存应急物资,确保突发故障情况下应急抢险迅速及时,做到有备无患。
双管齐下能源互补 降本增效做“减法”
能源有限,节约无限。新技术、新能源推广应用是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新举措。在电力运行中,该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 把能源综合利用作为实现提质增效、清洁生产的主攻方向,强力打造高质高效发展的动力引擎,为实现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把践行“节能、低碳、环保”理念落到了实处。
大力推广能源利用新方式,首用“伴生气+太阳能”交替发电法,方法是在井口加装燃气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在峰、平电价时间,采取伴生气与太阳能交替发电的方法,实现了能源的良性循环。而谷期自动切换到系统电,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电度电价。该技术目前已在该厂宁北采油作业区宁50-151、112、153井应用,月节约电费近3000元,实现了清洁生产与降本增效双赢。下一步,该厂计划在单井边沟位置安装太阳能发电板,做围栏式微电网发电,实现“隔墙送电”。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口井发电量可达20千瓦,当发电量大于自用电时,可反送到相邻单井站线路或母线,给其它负荷供电,达到区域降电费目的。
三环紧扣技术革新 智能运行做“乘法”
面对电力线路点多、面广的特点,该厂持续深化电网“三智”管理,打破数据壁垒,提升运行效率。实现油田电网管理由自动化、信息化向智能化的转变,使其安全、可靠、稳定、高效运行。
智能电力计量系统,助推电计智能化。该系统集损耗排查、异常报警、数据实时分析为一体,通过后台软件实现对前端系统集中监控、统一管理,可第一时间内发现线路、单井电能管理中的漏洞,异常报警准确率高达87.5%。同时,可生成报表,降低各类统计、分析工作量50%以上。该系统的应用,为配电网运行提供了强力数据支撑,将线路损耗控制在7%-8%以内,达到国网公司运行水平。
智能电路查询系统,实现线路可视化。充分利用图形化数据转化技术,将谷歌卫星地图和采集的GPS杆位坐标相结合,组建数据库,将数据分类管理,提供索引与导航,在提高处置效率的同时,达到减少车辆台班次数与无效路程的目的。
智能电力配网系统,推进配网自动化。通过配电网实时数据采集与运行监控,基本实现自诊断自切除故障区块,减少停电范围,缩短故障处理时间,目前接地、速断故障停电较2019年降低52%。
多点开花精益求精 电费管控做“除法”
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该厂强化源头控制,从电费管控方面做文章,在瞄准电费管控“抱西瓜”的同时,不忘从各细小环节入手“捡芝麻”, 多点开花 “抠”效益,逆势求进深挖“效益泉”。
坚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精打细算、锱铢必较,实现电费节约全覆盖。在延续过去优秀做法基础上,电力管理部门通过政策解读、调整地网用电负荷性质、变压器减容、加强承包商管理、新技术引进等方式探索节电新途径。各采油作业区通过油井间开、待作业井停抽、控制电加热棒、加热带时间等措施,打出了一套电费管控方面的降本增效“组合拳”。2020年以来,调整负荷节约120万千瓦时,减容增效140万元,功率因数补偿节约57万元,承包商用电回收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