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记者 张晨光 段维佳
初夏时节,承德坝下草木葱郁,处处焕发着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走进丰宁满族自治县两间房村,红顶黄墙,一排排民房错落有致,街道干净整洁。村部广场上音乐响起,10多名广场舞队员踏歌起舞,围观的村民看得兴趣盎然。
“地里干完活了,把姐妹们组织起来,一起唱歌跳舞,这心情多好。”“吃得好、住得暖,还有钱挣,继续为新生活奋斗!”……说起家乡的改变,当地村民最有感触。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日,记者来到两间房村、三岔口村,探访扶贫产业、体会村风村情,听听老乡们靠勤劳双手换取幸福生活的动人故事。
吃上“旅游饭”,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
地处环北京大经济圈,北临坝上旅游风景区,良好的乡村景观,农业基础好,具有民族文特色的人文文化……这样好的资源优势,发展文旅项目再合适不过。
从县城到两间房村开车大概需要20分钟,快到村口远远的就能看见半山腰上“陌上花开”四个艺术大字。“陌上花开”是丰宁满族自治县大力扶持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是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2018年正式动工,规划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在都市的喧嚣外,寻觅一处惬意的乡村田园来放松身心。在项目建设现场,以草原花田为特色的“山水林田” 景观基本成型,酒店、民宿、咖啡厅、超市等商业配套设施正在抓紧施工。预计在明年五月进行试营业,开放客房、餐饮、露天营地等。
项目建设现场。长城网记者 张晨光 摄
“项目落地后我们享受到了税收和土地政策的扶持,作为企业来说,我们也要为当地百姓生活和乡村建设出一份力。”陌上花开田园综合体项目总经理许伟恒介绍,目前在项目的务工人员有90%来自两间房村,有施工、保洁、绿化、农业种植等,每天的工资在100到150元,技术性工人能到200、300元。此外,整个项目的土地流转面积有3200多亩,一亩地村民可以收到800元租金。
在民宿施工现场,村民白振文开着新买的拖拉机往返拉料、卸料,“我今年69岁了,这岁数外面打工人家也不愿意要。现在好了,我就在家门口干活,都是村里的,大家一起搭伴,到点上下班,晌午回家吃饭也方便。”
“这么好的项目在我们村建,对以后的发展我们很有信心。一定能吸引不少游客来,到时候我们再卖点特色农产品,那销路肯定也不错!”白振文兴奋地说,“这么一想,好日子大有希望了,更有奔头!”
让脱贫基础更稳固,离不开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两间房村在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政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产业、培训就业等长效脱贫措施。目前产业项目12个,其中田园综合体项目带动2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户均增收达到2500元。
倡导新风尚,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玩具车25分、书包42分,两把凳子加一起是30分,再拿三个清洁球,刚好是100分。”在两间房村的爱心超市里,村民甘沉将最近参加两次广场舞活动的积分进行了兑换,“一分就可以当作一块钱,这次主要换点给孩子用的,我还有参加村里的环境卫生保洁、好人好事存下的150积分,等着下次再去换点生活用品。”
“扶贫先扶志,加强道德建设,把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促进乡风文明,也让乡村振兴更有底气。”财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驻两间房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月梅说。
2018年6月,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两间房村正式设立了爱心超市,财达证券每年拿出5万元用于超市备货,并承担爱心超市的所有进货费用。记者看到,爱心超市里暖瓶、锅碗瓢盆、毛巾、卫生纸等各种生活用品琳琅满目,墙上贴着积分兑换、公示公开等相关制度,发放情况台账上也清楚地记录着村民所行善举的时间、内容等信息。
孙玉兰每次都会给来兑换奖品的村民拍照,便于核对货品支出,也成为爱心超市引领文明村风的纪念。长城网记者 段维佳 摄
“有了爱心超市,村风村情大改变。从前邻里不和、婆媳矛盾、乱倒垃圾的情况都没了,现在大家积极性可高了,都愿意做好人好事,比如孝敬老人、建设美丽庭院、维护环境卫生等。”爱心超市的运营负责人、两间房村妇联主任孙玉兰说,“积分政策不能只是记录做好事的,如果有打架、毁坏公物这些行为那是要扣分的,必须有奖有罚。”
从解决村风民风家风入手,将每个村民勤劳致富、道德善举、文明行为,以及参与集体事务的业绩贡献记录在册,形成一套积分量化、评比奖励的激励机制,激发起群众向善向好、奋发进取的热情,乡村文明正如春风般吹进人们的心田,为大家的幸福生活助力添彩。
实现“致富梦”,小康路上不掉队
“早上五点来钟就起炕,收拾完床被先去喂牛,把粪清出去,这才回家吃饭,干点家务活,白天接着轧草、粉料,下午四点多再去圈里喂上一次,忙活到六点来钟,这就是一天。”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刘金国拍拍手上的土,笑着说,“这些年就是围着牛转,踏踏实实把日子过好。”
刘金国是三岔口村的脱贫农民,这几年,他们家新建了五十平方米的仓库,房屋进行了重新装修,又购置了新家具家电,还买了一辆野马小汽车,实打实成了全村的富裕户。
而在2014年,刘金国一家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的地都是旱地、山坡地,没有一亩水浇耕地,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头来还是靠天吃饭,养的牛也是当地普通品种,没有规模效益,日子过的很紧巴。
“我们走访周边养殖大户,结合县农牧局工作人员的建议,动员刘金国饲养西门塔尔牛,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三岔口村为接坝山区,也适于喂养这种牛。”财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驻三岔口村第一书记孙建策说,为解决买牛的资金瓶颈,工作队帮助刘金国申请了扶贫贴息贷款以及舍饲补贴。
驻村工作队发动村民养殖西门塔尔牛。长城网记者 段维佳 摄
刘金国两口子说干就干,购买三十多头西门塔尔母牛,为了养好牛,夫妻二人请教专家,尽心饲养,繁殖和生存率高于其他养殖户。家里和承包来的四十多亩地,都用来种植青贮玉米,给牛当饲料,牛粪又返到田里当肥料,整体循环起来。
“这四五年,我们申请的低息贷款一直帮着周转,从最开始的五万到二十万,帮着我们把规模扩大化。现在,家里大小牛加起来一共有90来头,一年下来,刨除成本花销,收入二十来万。”刘金国说。
谈起未来的“小目标”,刘金国夫妻相视一笑。长城网记者 张晨光 摄
一个人富不算富,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刘金国在致富的同时,不忘帮助其他村民,传授养殖经验,提供资金担保。现在,三岔口村的养殖户已经达到70家。
“我们两口的小目标就是养上100头牛,过上更好的日子,带上村民一起发家致富!”刘金国夫妻相视一笑,脸上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两间房村借助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长城网记者 段维佳 摄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财达已经握好‘接力棒’。目前,新选派的3名驻村工作队队员已经到岗,他们将和工作队一起,不松劲、不懈怠,用心用情做好帮扶工作。”财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工会主席陈军学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继续落实“四个不摘”,扎实开展摘帽后续巩固提升工作,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全心全意助力乡村振兴,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