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寻迹红色平山⑦丨战火中不倒的旗帜:《晋察冀日报》报社在平山滚龙沟的岁月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袁立朋 刘延丽 齐彦文 
2021-07-19 16:12:09
分享:

  长城网记者 袁立朋 刘延丽 通讯员 齐彦文

  在平山县南滚龙沟村,当地群众至今都在传颂着当年《晋察冀日报》报社人员在滚龙沟一带创造的“八匹骡子办报纸”“七进七出铧子尖”的传奇故事。

1942年,《晋察冀日报》编辑记者和工作人员在滚龙沟合影。资料图片

  滚龙沟村(1950年分为南滚龙沟村和北滚龙沟村),位于平山县寨北乡西北部深山区,原名滚狼沟、锁龙沟,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走国”,迫于王郎追杀,逃至此地半山腰中,因饥饿不慎滚落下山沟中,后建东汉称帝,谓之“真龙天子”。该沟因此得名滚龙沟,后人在沟中建村,亦遂之而名。

  1937年10月,滚龙沟村成立了中共党支部,在党支部领导下,村里成立了青抗先、自卫队、基干队、妇救会、儿童团等组织,为八路军站岗放哨,救护伤员,运送枪弹粮棉。

《晋察冀日报》。资料图片

  1940年11月,日军进行冬季大扫荡,驻扎在阜平连家沟的《晋察冀报社》接到聂荣臻司令员的命令,社长邓拓带领报社200多名人员,分两路冲出敌人包围圈,分别于11月9日和12日到达群众基础好的平山县滚龙沟村。滚龙沟村民热烈欢迎报社人员,为报社人员腾房磨面,民兵昼夜出动侦察站岗,掩护报社。

为了适应战争环境,邓拓带领大家改造出轻便式印刷机。资料图片

  在反扫荡期间,为适应游击办报的需要,报社人员尽量减轻设备的重量以便于转移,比如排字工人把铅字缩小,把笨重的字架改成可装卸的轻便字架,把笨重的石印机改成用枣木制成的结实轻便的木制机。邓拓还要求编辑和记者写文章都限定在3000字以内,以减少字盘重量。同时,邓拓还用特制木箱装字盘,装好就能搬走,架起就能捡字。因为报社的全部设备拆装方便,敌人来时,拆完装入箱子搬到骡背上就走。等到了安全环境,立即卸下设备,安装完毕就可以开工。全部设备用八匹骡子就可带走,非常适合当时的游击环境,因此就有了“八匹骡子办报纸,三千字内著文章”的说法。

2016年,青年学生走访晋察冀日报社旧址。郭晶璇 杨雅荃 苏凯 赵志铎 摄

  铧子尖坐落在滚龙沟大南沟深处,海拔 700 米,因其形酷似农人耕作所用的犁铧子,故得名铧子尖,晋察冀日报社的印刷厂设在这里一座用石头砌成的牛棚里。十几名报社工作人员在这10多平方米的牛棚里,坐在厚厚的牛粪上掌握轻便印刷机,手摇大轮,打墨、打胶,十几个人轮班干,昼夜不停。困了就背靠背打个盹,醒了继续干,一天要印出5000份报纸。

  1941年9月,日伪军7万多人“扫荡”晋察冀边区,2000余敌人合围滚龙沟一带。报社来不及转移设备,敌人来了就把机器埋掉,上山躲避,敌人走了就挖出机器继续出报,就这样往返7次,印报32期,发表20篇社论、专论,还发表记者、通讯员的通讯20余篇。许多传世之作和著名论文就是在这一时期编写和出版的。如“狼牙山五壮士”的消息《棋盘驼上五个神兵》,回民支队马本斋的母亲被捕后慷慨就义的消息,《全边区人民紧急动员起来为粉碎敌寇“扫荡”而斗争》《一切为了反“扫荡”战争的彻底胜利》《敌寇肆行大屠杀,平山同胞五百被害》《陈家院、黄泥敌烧杀甚惨》《反“扫荡”中,平灵民兵活跃》《陈庄敌犯会口一带,经我痛击退闫庄》.....《晋察冀日报》的持续出版激励着边区军民英勇抗击日寇,增强了对反“扫荡”胜利的信心。  

《晋察冀日报》在地图上的位置。资料图片

  为了出版和发行好《晋察冀日报》,报社战士许力、苏生、张效舜、郑志坚、李连福、沈镇衍等15位烈士牺牲在滚龙沟村。滚龙沟村党支部书记李贵林为掩护报社转移,被日军枪杀,游击队员李魁元被日军砸掉门牙乱刀刺死,儿童团长闫富华被日军用刺刀挑下悬崖。日军烧毁房屋100多间,掠夺粮食3万多斤,抢走牲口120多头。根据闫富华的事迹,西北战地服务团成员、著名诗人方冰和作曲家李劫夫在两界峰创作了《歌唱二小放牛郎》。1942年元旦晋察冀日报副刊《老百姓》刊登的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晋察冀日报》和晋察冀根据地一起发展壮大,它不但见证和记录了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发展、壮大,而且鼓舞了根据地军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创举和榜样,被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誉为“民族的号筒”。

关键词:寻迹红色平山,晋察冀日报,邓拓,滚龙沟,平山责任编辑:袁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