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段维佳 赵博轩)“全省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城乡建设、政府公共服务‘六大质量’稳步提升,进一步筑牢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基。”11月18日,在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市场监管扎实开展质量提升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闻发布会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金洪钧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赵博轩 摄
截至目前,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719.58万户,较2020年底增加26.68万户,居全国第7位;1-10月份,发布省地方标准123项,现行有效地方标准2728项,居全国前列;质量技术检验检测机构2538家,供给能力覆盖全行业领域,居全国第5。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金洪钧介绍市场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
聚焦重点区域质量提升,着力助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出台《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1年)》《全省重点区域质量提升推进方案》,明确“十一步工作法”及28条措施,确定26个重点区域产业集群开展质量提升。两年多来,为近百家企业提供技术帮扶479人次。探索创新“26+X”区域质量提升新模式,将全国质量强市(县)示范城市、全国百强县及廊坊北三县等区域纳入省级质量提升重点区域,从总体规划、基础支撑、龙头带动、对标对表、品牌培育等方面持续加力,为县域经济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突出重点行业质量提升,全力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4.01,连续三年处于中等竞争力水平。生态质量持续向好,10个设区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乡建设和政府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90%,河北省成为全国第5个“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省份,食品药品、农产品等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石家庄、张家口、唐山等3市被授予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河北食品安全考核连续两年被国务院食安委评为A级等次,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强化质量技术基础支撑,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近五年来,优化整合省地方标准,废止强制性标准137项、推荐性标准742项,新制定发布省地方标准1173项;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1091项,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97179项;创立京津冀标准化“3+X”新模式,累计发布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63项,推动通武廊医疗卫生协调联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专项行动”,累计发布对标结果9294项,居全国第五位。全省新增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家,省政府质量奖组织和个人20个,河北省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总数达6家,获省政府质量奖组织达107家、个人达100名。累计培育驰名商标358件,地理标志产品73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247件。
有效发挥市场监管职能,着力增加人民群众安全感。今年以来,全省共查办案件3.11万件,涉案金额3.15亿元,罚没款3.2亿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66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39批202件,严厉打击震慑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认证检测监督管理,对全省食品、煤炭、生态环境、机动车领域338家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监督检查,持续开展认证乱象整治,检查企业3080家,对74家机构立案调查,有效净化认证市场环境;持续加强质量信用建设,全省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21.31万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3.08万户。加强农村食品、校园食品、网络配餐、食用农产品、“瘦肉精”、保健食品等专项整治,完成食品抽检32.27万批次。深入开展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全省1385家大中型商超实现100%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受理消费者投诉93.66万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16亿元。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月”活动,排查安全隐患2.3万个,整改率100%,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加。